【湘西行记十五】凤凰之旅(3)·故居·故人·故事

标签:
旅游 |
一条清澈的沱江、一份浓郁的乡情,构建了沈从文笔下辉煌的艺术殿堂。凤凰是先生的根,然而他的《边城》,让凤凰的文化源流更加根深叶茂。青石板的古街,浓浓的烟草味儿,《边城》中蕴含着一份平和的心境,一份儿时美好的记忆。
品读凤凰,当总不会忘记走进那间旧屋,去瞻仰,去凭吊,去追忆和感怀。沈从文故居是座典型的南方四合院,正屋三间,厢房四间,共十余间。房屋矮小古朴,廊柱斑驳,像发黄的故纸,结满岁月的尘埃。书房仅一桌一椅一柜,虽然简陋,但因为沈从文的缘故,总让人想起刘禹锡的《陋室铭》。小小的斗室,沐浴在名人的荣光里,便多了几分雅致。“说句公道话,我实在是比某些时下所谓作家高一筹的。我的工作行将超越一切而上。我的作品会比这些人的作品更传得久,播得远。我没有方法拒绝。”(沈从文)就像沈从文无法拒绝他的作品成为超越时空的经典一样,每一个来凤凰的人也永远无法拒绝沈从文,拒绝他为凤凰建构的精神世界。
漫步凤凰,邂逅一座又一座故居,与一个又一个名人擦身而过。古城北文星街内的一个小巷里,我们到了熊希龄的故居参观。故居为四合院系南方古式的木瓦结构,比较矮小但很精致,现存房屋4间基本是保持原貌,很富于苗族情调。听到他就是有号称“神童”“才子”的我国近代的第一位民选国民内阁总理,惊叹不已。参观了熊氏先生家的起居、书店、中厅,这里也陈列了他的书画作品和照片。在他的故居悬挂着一幅画横联。这是熊希龄先生亲笔书写的,可以代表他宦海浮沉的心路历程,见证了他的总理生涯。熊先生在香港逝世后,当时国民政府为他举行了国葬仪式。
来凤凰之前,只知道一个沈从文,来这儿之后,才真正懂得何为地灵人杰。这小小一个地方,就有为了维护民族尊严怒斩外国不法传教士的贵州提督田兴恕,有血洒定海的的抗英名将郑国鸿,有屯边安民的边疆大吏田应诏......。清代、民国、解放后也是名人辈出,如沈从文和画坛怪才黄永玉及他的弟弟、国画家黄永厚 ......当我们为这座城中名人荟萃、大家众多而感叹时,导游说,还有更多的名人,在如今的凤凰城里已经很难找到他们的踪迹了,包括诗人田星六、湘西王陈渠珍等。
走进凤凰,就像走进了一本厚厚的名人传记,每一页上,都铭刻着人生的跋涉、时代的风云和骄人的成就。又听到《边城》中辰河上的船夫呻吟,吊脚楼上女人的歌唱。或许正是这沱江的水生命永远不枯竭,才使这座小城永不衰老,反而生发着翠绿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