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读厚重历史  构建“文化宁陵”——《厚重宁陵.序》

(2007-01-04 19:46:35)
       “欲问前朝事,无语对东风。”作家张承志在河南讲学时曾谈到过这样一个体会:中原这块土地,可能随便走到一处旷野地,一处黄土坡,甚至随意踢一个土疙瘩,就是一段古代历史,一段发人幽思的故事。当然,也有另一面:“触目所及,尽是历史碎片”。用这段话来形象的概括宁陵县的历史文化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厚重宁陵》回望千年历史、百年沧桑,解读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盘点文化厚度、历史深度,探寻发展流变、风俗人情——其目的就是为了展现宁陵厚重历史,弘扬宁陵优秀文化。
       《厚重宁陵》的出版,是我县历史文化研究的一件大喜事,也是构建文化宁陵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给历史以新闻的观照,给历史以艺术的风貌,给历史以历史的本真,以新颖的形式填补了我县历史文化研究的一个空白。此举对民众更好地了解、感知我们歌哭于斯的这块土地,更准确地把握这片土地的历史特征、地域特征、文化特征,为我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厚重宁陵》给历史以新闻的观照。它在展现历史时采取的不是对史学家的史料的简单复制与粘贴,而是由记者亲自跑到历史的现场去感受,去采写,它是记者眼中的、手下的历史,而不仅仅是史学家的历史;它是由新闻人采写的、以新闻的视角、新闻的手法表现的历史;它是历史,但它又具有了新闻的价值。
       《厚重宁陵》给历史以艺术的风貌。这部书独特的写法除了表现在它的新闻性上外,还表现在它的文学性上。把历史与文学结合起来,给历史以文学艺术的风貌,使之符合大众的口味,让大众想读,乐读,爱读,是《厚重宁陵》的目的之所在,也是《厚重宁陵》的成功之所在,更是《厚重宁陵》的创新之所在。
       《厚重宁陵》给历史以历史的本真。这是部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专著,对于远逝历史的展现都是严格按照有关的文史资料的记载进行的,从每一篇文章的阅读中我们都能感受到这一点。如,根据考古的发现来写某一处遗迹,从发现到完全显现的过程,根据文史资料的记载来再现历史的真实。
       因此,《厚重宁陵》在写作方式上是非常独特的,它不但涉及历史、文学的写法,还涉及新闻的写法,是一种兼及三者的创新文体。这种文体既照顾到了历史的原貌,又糅合了文学艺术的风味,同时又在总体上给以新闻的把握,使历史不但具有了新闻的价值,而且还具有了文学艺术的风貌,真正做到了新闻性与历史感的统一、理性思考与感性描写的统一、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统一、雅与俗的统一、创新与创收的统一。
       《厚重宁陵》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文化工程。古为今用,这是历来大家都认同的一个学术思想,我们挖掘、发现这些东西干什么?就是为今天所用。任何一个雕像、一座高楼都需要基石。我们有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中华民族要复兴,宁陵要崛起,要盖现代化的万丈高楼,就需要深厚的文化根基。《厚重宁陵》所做的工作,就是对我们的文化基石进行重新的整理和装修,让其光芒重现。很多东西过去在我的脑海里只是存个“目录”,看了这部书后,历史在我的心中生动鲜活了起来。
       宁陵,华夏音乐始祖葛天氏的故土,千古兵家信陵君的封地,三国猛将典韦、明代民生思想家吕坤的家乡;龙山文化遗址、汉代千年汉墓群、古老的黄河故道,还有酥梨、张弓酒、杠子馍等名产名吃……等等,等等。这是我从自己的阅读印象中信手拈来的例子。可以说,以纷至沓来的历史画面,全景式地展现了宁陵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其丰富感、沧桑感。厚重的宁陵,不仅是书籍、报纸,包括其他文化形式,像这样广度和深度的表达似还未曾见过。
       我很欣赏出没在这些文章中的两种生机勃勃的精灵。一个是细节。做大文章而从小处入手。善于选择历史细节,进行放大,展开,直至成为飞龙之晴,以小见大。另一个是个性化。不是炒作历史教科书和文化讲义,也不只是用现代的观念把历史文化客观解读出来,而是把历史变迁与个人心灵感应相结合,把个人化的感觉和思考融入历史,给历史注入灵气,从悠久的历史中感受到甚至提升出现代的东西。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可以说,名胜古迹中的那些残壁断垣、古墓破碑,不仅仅是一个民族千百年来辉煌历程的见证,更是维系我们民族感召力、影响力、凝聚力的一个个“连心锁”。现在,《厚重宁陵》关注的全是我们这方土地上的名人、名产、名吃,名胜古迹和文化遗存,试图通过对我们民族这些历史印记的读解,来展示中华文明的渊源和伟大,弘扬宁陵的优秀文化,这是非常有意义的。这的确是做了一件大事,无论对新闻文化事业来说,还是对全县精神文明建设来说。
       《厚重宁陵》做这样的历史文化专题,不是随机的小打小闹,而是当做大事来做的。由《厚重宁陵》这件事使我想到,一个地区获得发展的原因很多,决定性的因素是人,特别是需要做大事的人,把事情做得精细的人。这样,有好的资源才能得到很好利用;资源匮乏也能想出办法。在经济上是如此,在文化上是如此,在各种事业上都是如此。
       解读《厚重宁陵》,要求我们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宁陵具有独特的文化资源、文化环境和文化条件,以科学的发展观透析宁陵文化,激活这一巨大的文化存量资源,使之成为“中原崛起”的巨大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解读《厚重宁陵》,要求我们传承宁陵文化,发展先进文化,使之成为我们实现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的助推剂。解读《厚重宁陵》,还要求我们把葛天文化、龙山文化、黄河文化纳入“文化宁陵”的新体系,创新城市文化,提升村落文化,呼唤创业文化,使“文化宁陵”成为“开放宁陵、经济宁陵、生态宁陵、活力宁陵、和谐宁陵”的有机组成部分。
       解读《厚重宁陵》,更要求我们把握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市场和劳动力优势,瞄准大目标,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道路,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宁陵崛起”,做“中部崛起”的排头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