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扑朔迷离解堌堆

(2006-12-28 13:57:15)

扑朔迷离解堌堆

       解堌堆村位于宁陵县城西南1公里处,属城郊乡。解氏在此建村时,因村西北100米处有一土堌堆,故名。也就是这个土堌堆,演绎出了许多扑朔迷离的传说和故事。直到1977年11月中央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来此勘探考察后,确定此堌堆为西汉晚期墓。当地村民才从那恍然若离的传说和故事中走出来:噢,原来这是个墓地,以前流传的那些大抵不是真的?!
       记者采访的当天在解堌堆村西北看到了那个流传许多传说故事的土堌堆,位于宁(陵)黄(岗)公路的东侧,四周有县文物部门打插的文物界桩。说是堌堆,确实比周围的地面高了一些,但是比起毗邻的公路基面还要低。当地的村民告诉记者,以前这个土堌堆确实很高很高的,旧称“山子”,大约有5、6米高,比普通的屋脊还要高。解堌堆村民解传德说,解放后还有这么高,小时侯经常与小伙伴上去玩耍。后来因为村民盖房,不断的从此堌堆上拉土,逐渐小了。再后来,修城郊乡解岗到乔九庄那段路基,湖北来的修路承包商就从这个大堌堆上挖土垫路,结果堌堆就平下来了,成了今天的这个情况。
       说起这个堌堆的起因,当地的村民都说有这个一样传说:从前,有一天清晨天还没有完全亮,有个拾粪的老头起床起的很早,当走到解堌堆村西北角,看见那个地方冒着烟,一直往上鼓堌堆,当时他看见时堌堆已经有6米左右。拾粪的老头感觉很奇怪,就走上前去用粪叉在堌堆上插了一下。顿时,烟消堌堆停,不再望上鼓了。村民说,那是在起山,如果不是那个拾粪的老头用粪叉一插,把气破了,说不定其多大的山呢!于是,当地的村民以后就习惯的把起的那个堌堆叫“山子”。
       传说毕竟是传说,它代表了民众在不了解情况或科学原理的情况下所产生的一种朴素的心态。通过记者走访地质学家,他们说,平地是不会平白无故起堌堆的,可能是因为地壳的运动,断层的碰撞、挤压而形成的。所谓的“冒烟”,是炽热的岩浆在断层裂纹口冒出的烟气,喷出来的应该都是一些沙浆石。如果真是断层口喷射岩浆起堌堆,因为温度太高的缘故,那个拾粪的老头是不可能靠近的。
扑朔迷离解堌堆

       这个堌堆,还有一个传说至今广泛流传。听当地上了年纪的老人说,他们听上辈的老人讲,有在此堌堆上烧香借盘子、借碗的故事。一直以来,附近的群众是对这个堌堆顶礼膜拜的,每当初一、十五都有不少的村民来到堌堆上烧香、请愿,而且十分灵验。但最神的是,因为以前群众生活都非常贫困,每当孩子结婚、老人送终等红白事招待客人时,需要大量的盘子、碗之类的物什却没有钱买,就在需要办事的头一天到堌堆上烧香,说明需要盘子、碗的数量,第二天早上堌堆上就会有出现为办事的那家准备好的数目相同的物什;用完后,只需要按相同的数目,归还到堌堆上即可。后来,因为一些群众不自觉,在归还的时候,总是不按照借的数目归还,缺斤少量,堌堆一气之下,就不再为附近的村民提供这项“优质、便民”的服务了,此后再也借不出来盘子、碗了。
       关于此堌堆,还有一个说法,说是战国时期宁陵君魏庶公子咎的墓地。魏咎是战国时的魏公子,六国魏时被封于宁陵(今河南宁陵县南),因号宁陵君,秦灭魏后魏家抄籍为奴,魏咎成为平民。陈胜起义,魏咎前往投奔。周市(陈胜部下,魏人)欲建魏国时,却一定要立魏王的后人,自己不肯称王,他想着做一位合格的忠臣。在乱世中有人想称王,有人却能称王而不称王,这全由人的禀性决定了的。当时,魏咎尚在陈县陈胜身边,无陈胜的应允和放行,宁陵君就无法回魏地为王,周市先后五次派使者来请,陈胜终于答应把魏咎送回魏国,让立为魏王,周市做了魏相。秦朝大将章邯打败陈胜后,就向北攻打魏国。魏咎在临济,并派周市到齐楚求救。周市与齐楚援兵救魏,但被章邯击败,周市战死。章邯的军队把临济围困起来,魏咎派人与章邯约降,然后自杀。魏咎根本就没有抵抗,就开始与章邯约降,实力是一定不及章邯的,否则不会请救于齐楚。打不过就降,因为与其白死那么多人,又没有不败的把握,还不如降。但魏咎自己却自杀了,没有降。当然降章邯后,可能也会被斩,但总有可能不被斩,再说总有几日可活。但魏咎自杀了,有可能他比较了死与降后的种种状况,认为都不如自杀更可以接受。这就是气节,人的尊严与人格,必须用死来捍卫。据说,魏咎死后,就归葬在了宁陵。
       但是此说法不可信。1977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河南队郑光等进行实地勘探,认定此堌堆为西汉晚期墓。宁陵君魏咎生活在战国时期,卒于汉朝建立之前,而根据考古表明,此为宁陵君魏咎墓地的说法就不攻自破了。
       根据科学的考古表明,解堌堆村的堌堆系夯土筑成,地表下残存夯土尚有3米厚,夯窝直径7.5公分,深0.3公分,少数夯土层中杂有西汉绳纹瓦片,可能是西汉晚期一个王侯将相的坟墓,因为贫民在当时是不可能筑这么大的坟墓的。再者,汉高祖刘邦之孙西汉梁孝王刘武及王后墓都在永城市芒砀山区,他手下的王侯将相死后埋在他的附近是可以理解的。专家分析,在豫东地区发现大量的汉墓群就是此原因。
       目前,解堌堆汉墓已经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