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南游记之六】跟着传说游仙都

(2006-08-20 08:27:26)
【江南游记之六】跟着传说游仙都
       还没有去,便听导游说,浙江仙都不仅山明水秀,而且传说故事特别多。早餐后,大巴在高速公路行走了3个多小时,淡黄色的光溢进玻璃窗来,抚着车内的人的脸;下了高速,车在群山绿水环绕的缙云山路上蜿蜒盘旋。
       车行路上,导游指着远处的两座山让我们辨认,并给大家讲起了著名的婆媳岩的故事。看,左边像不像一个跪着的婆婆,右边屹立着的是媳妇。据说是媳妇骂婆婆,哀怨的婆婆跑到山上,向上天诉苦。可惜恶毒的媳妇还不放过婆婆,追着跑到山顶继续咒骂,天上的神明再也看不过去,最后把媳妇的头劈了。媳妇的头滚到山谷的湖泊里,把湖水都染红了。美丽的风景和奇异的传说都让大家对景区充满期待。
       又在山路上行走几十分种,便到达了仙都风景区。景如其名,景区内果然很是清雅。这里没有繁忙喧哗,也没有车水马龙,景色自然清秀,山水相依,浑然天成,游客也不多,给人清净出尘之感。相传在唐天宝年间有许多缤纷彩云回旋于此山,山谷乐声震天,当时有刺史苗奉倩上报玄宗。玄宗听后惊叹地说:“这是仙人荟萃之都也!”并亲自写下“仙都”二字,仙都盛名由此传到今天。
【江南游记之六】跟着传说游仙都
【江南游记之六】跟着传说游仙都
 
       仙都,古称缙云山,是轩辕黄帝的三大行宫--三天子都之一。道教典籍称仙都为玄都祈仙洞天,属三十六小洞天之第二十九。仙都景色美在天然,奇峰异石,千姿百态,她有桂林山水之秀又有雁荡奇峰怪石之神韵。五十年代以来,多家电影制片厂先后来到仙都拍摄了许多电影,如《凤凰之歌》、《两家人》、《阿诗玛》等,被誉为天然摄影棚。央视和浙江卫视先后拍摄了《仙都》风光片,使“仙都”这块未经雕琢的“碧玉”受到国内外的瞩目,吸引了许多游客来此疗养、旅游。 
       在鼎湖峰的入口之处,左右刻着的是“皇都过客入仙都,厌看西湖看鼎湖”两句诗。刚看过西湖,更想欣赏鼎湖的神奇。进入仙都,充斥着绿色和自然的空气注满我被红尘羁绊的俗世的肺叶,洗涤这久于世俗而被蒙尘笼罩的心灵。满眼的绿,满眼的金色的阳光和满眼的碧蓝的天空,久已沉睡的运动细胞蠢蠢欲动,直欲破体而出。
【江南游记之六】跟着传说游仙都

       沿着幽径前行,迎面而来的是仙都奇观高耸入云霄的“天下第一笋”横空出世。这里说的笋,可不是质嫩味美的油焖笋,而是拔地刺天170多米的世界最高大柱石———鼎湖峰,青翠的的芦苇丛,碧绿的湖水,映衬出石峰的壮丽雄伟,让人叹为观止。相传中华民族始祖黄帝,曾在此炼丹后驾龙飞升。大诗人白居易诗云“黄帝旌旗去不回,片云孤石独崔嵬。有时风激鼎湖浪,散作晴天雨点来”,将此峰刻画得极为传神。
【江南游记之六】跟着传说游仙都
【江南游记之六】跟着传说游仙都

       随后,我们过了湖面,移步仰止亭。登完石阶,满目苍翠中,被微风、被溪流、被树阴,引至一处有盛唐风格的建筑群。正中一座大殿,高高踞坐,大殿金匾四个小篆体大字:黄帝祠宇。殿前一池清水,色作碧绿。“万籁此皆寂,惟闻钟磬音”,游人们敲响庙前的大钟,擂起大鼓,清幽的山谷回响起远古的声响,先祖们开拓了辉煌的华夏文明,让我们油然升起自豪感和对先祖的崇敬之情。史料载,此地原称缙云堂,始建于先秦时期,唐玄宗天宝七年,扩建之,改名黄帝祠宇,北宋仁宗治平二年,赐名玉虚宫,南宋咸醇年间,达到鼎盛,后毁于明末战乱。1994年经国家建设部批准,缙云县人民政府重建黄帝祠宇,再现了中华民族共同始祖黄帝的神采,重叙了充满神奇魅力的遥远故事。拾级而上,金黄色的阳光流溢在我的背部,有如爱人的抚摩,洋洋而醺醺然。殿内巨大的黄帝木像以站姿矗立,高12.5米,通体以香樟木精雕而成。黄帝祠宇和关中的黄帝陵并称“北陵南宇”,同为华夏民族朝圣之地。
【江南游记之六】跟着传说游仙都
【江南游记之六】跟着传说游仙都
【江南游记之六】跟着传说游仙都
【江南游记之六】跟着传说游仙都
【江南游记之六】跟着传说游仙都
【江南游记之六】跟着传说游仙都

       观完黄帝祠宇,我们开始登山,经过讨论大家兵分两路,一路乘缆车上山,一路徒步登山。我们徒步登山一行沿原路返回到黄帝祠宇入口处,沿陡峭的石梯,蜿蜒而上,绕林过岭,中途却因走错山路而无登顶之途,只好原路返回到一小卖厅处问路,方知就在附近还有一处登山之路才为正途。与老孙、老艺、雅康等重振精神,继续攀登,到达陵虚洞时大家都已是满头大汗。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火山遗迹。继续上爬到山顶,清凉的山风吹过,放眼山河,竟然有当年杜甫登泰山般的感觉,一览众物小。山巅有一亭,摆满各式民俗小玩意。最奇特的是山顶围栏的铁链上串满了同心锁,让我们想象起那些生生死死的爱情。
【江南游记之六】跟着传说游仙都
【江南游记之六】跟着传说游仙都
【江南游记之六】跟着传说游仙都

       下山时我们依旧不乘缆车,徒步欣赏山涧美景,且不按原路凡还,竟如桃花源记般进入另一仙境——仙水洞。洞口面溪,圆如镜子,故又称镜岩。洞顶岩窦间,有乳质的泉水,下滴成池,清澈见底。春夏不多,秋冬不少。水质清淳甘凉,久蓄不腐,相传轩辕黄帝就用此水来炼丹。人们经常喝它,能消百病,轻体态,益寿延年,故名仙水。世世代代以来,附近的山民,都说是水仙娘娘显灵的缘故。梁代文学家、著名道士陶弘景写有{水仙赋)传世。后来,唐代道士周景复饮了此水而成仙。于是品尝沁人心脾的玉液琼浆后乘竹筏返回。
【江南游记之六】跟着传说游仙都

       我感觉,仙都的风光景色是属于静类的,比较适合摄影者,如果游览时是烟雨朦朦的,更有情趣,可惜去的当天阳光爆毒。即使这样,游览仙都时仍带着一种恬静舒缓的心态,慢慢地品味弥漫在青山碧水间的那些故事,那时会觉得自己也正成为故事里的一段情节。 
       曾经金色的阳光在传说的故事中已变成橙红,弥漫在所有的空间。天空蓝的异常,有些虚幻。似乎梦游于一个不知名的世纪,一处如中国水墨画般纤巧、素净、幽远的田园,一切时空的背景和我完全脱节,如一缕游丝,不知将去何方。
【江南游记之六】跟着传说游仙都
【江南游记之六】跟着传说游仙都
【江南游记之六】跟着传说游仙都
【江南游记之六】跟着传说游仙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