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曾关注过的汤池镇

(2008-09-15 10:28:40)
分类: 临窗记事

    汤池是安徽省庐江县治下的一个普通小镇,近几年,这里不但让全国各地的人趋之若鹜,还引起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关注。原来,2005年,由海外人士投巨资在汤池镇建立了庐江文化教育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传播“孔孟之道”。他们以《弟子规》等儒家经典为内容,对全镇4.8万人进行伦理道德教育,试图通过3年的试验,使汤池镇成为礼仪道德的示范镇。

    汤池的黎明是从洒扫庭院和街道声中开始的。早上5点多钟,几十个身穿写着 “力行近乎仁”字样衬衫的男女,手拿扫把走上街头,大街小巷随即传来了“刷刷”声。在镇上做玉器生意的许丽香到河边去健身,走到街上,她遇到了两个熟悉的妇女,她们互相用鞠躬90度的方式打招呼:“你好。 ”

    2005年11月,中心第一次面向社会招收学员。中心从300多名报名者中挑选了第一批30名学员进行半年的培训。来自台湾的医学生物学硕士周泳杉,就是第一批“种子老师”。 2005年11月,他毅然辞去年薪几十万的工作,携夫人、孩子一起落户汤池镇。

    中心对学员要求很严格。不允许有手机,不许谈恋爱;每天吃素食,每月只有几百元的生活补助;女学员不染发,不披发,不穿无领无袖的衣服,不穿高跟鞋。 “种子老师”的培训教材主要是《弟子规》另外还有《三字经》《孝经》《四书》《老子》和《论语》等。而1080个汉字的《弟子规》却是一本儿童启蒙读物

    来到汤池做主讲教师的钟茂森博士说,《弟子规》原名《训蒙文》,由康熙年间李毓秀所作,是集家规、家教和家训为一体的给童蒙指正的书。

    钟茂森在给母亲的信中说:“我要终身传授儒学,做一个圣贤人的“学生”。他介绍说,老师们先从身边小事做起,排着队到街上捡垃圾。有一个妇女对两个老师说:“我家的厕所脏了,你们能不能去洗一洗。”他们听了,二话不说就去了。在老师们的带动下,捡垃圾的人越来越多。中心在镇上办有“镇民学校”,还在河边的绿树林间开办 “绿色课堂”。每天晚上,都会有几百名村民聚集在这里,与老师们一起学习儒家典籍。作为第一批“种子老师”的马涛,起初也尝到了下乡教学的艰难。他到一个村子讲课时,见人都是90度鞠躬礼,恭恭敬敬,诚诚恳恳。村民却用怀疑的眼光看着他,问他这样做是不是来推销东西的。村支书说,你们还不如讲讲怎么赚钱,群众肯定来听。

    终于,老师们用自己的诚意,慢慢地感动了村民。中心门口,身穿唐装的男员工和发髻挽后、长裙飘逸的女员工,列队向每一位来者90度鞠躬行礼。在这里,每天供应的全是素食,男女分开排队盛饭。每天上课前,大家要向孔子像三鞠躬。

    两年多来,汤池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村民开始用90度鞠躬问候街坊邻居。中心老师认为,这是他们推广伦理教育初见成效的标志。张大树以前脾气暴躁,对父母不孝顺,妻子也和他离了婚。现在,他成了儒雅之士。 2006年进入中心学习后,张大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父母洗脚。让快50岁的儿子给自己洗脚,张大树的老父亲都有点不好意思。现在,只要在家,每晚张大树都会一边给父母洗脚,一边陪他们聊天,尽享天伦之乐。

    (摘自《记者观察》9月上 作者子涵 题为一个小镇的《全民皆儒》试验)

链接 值得关注的一件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