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胃呈水平位,且胃容量小,胃的肌肉力量弱,功能尚不健全,所以呕吐、吐奶为新生儿较常见的一种现象。常见的原因有:
(1)喂养不当
喂奶时吞入大量空气,如母亲乳头未完全塞入孩子口中,每次喂奶量太多、太快,奶汁过冷或过热,喂奶后过多翻动孩子等,都可以引起呕吐,且多发生在喂奶后较短时间内,孩子吐后还能继续吃奶,无其他异常表现。可以通过合理喂养,加强护理,避免以上因素的发生来解决。呕吐时头侧向一边,避免孩子奶汁呛入呼吸道窒息。
(2)胃肠道功能失调或先天畸形
如果奶后几乎一吃就吐,则可能为胃肠道功能失调或先天异常所致。比较常见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羊水吞入胃中:出生后即出现呕吐,吐出清水、粘液或带少量血性液体,但孩子一般情况良好,大多数孩子一两天内呕吐可自行缓解,严重者可到医院用1%的苏打水洗胃。
幽门痉挛:新生儿幽门功能暂时失调引起幽门肌肉紧张,喂奶后不久出现喷射性呕吐,时好时坏。出现这种情况最好先到医院就医,或在医生指导下用1∶1000阿托品在吃奶前5-10分钟滴入1-2滴于口中,。
先天性巨结肠:生后进行性腹胀、呕吐,无胎便或胎便排出延迟。
(3)感染
各种胃肠道、呼吸道感染都可能影响孩子的胃肠道功能而导致呕吐。同时有发热、腹泻等,特别是精神反应不好时应就医检查。
总之,新生儿期出现呕吐,轻者可适当改变孩子吃奶的体位,吃奶时和吃完后让孩子头抬高,身体稍微右斜,安静地待半小时以上,这样可避免呕吐。但如果孩子频繁呕吐,同时有便秘、腹泻等症状,特别是还伴有眼窝凹陷、尿少,皮肤发干等脱水征象时应及时就医,腹胀明显者应暂禁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