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历来是讲究男女授受不亲的,男人与女人之间仿佛天然有仇,一见面不打个鼻青脸肿就不懂得圣人之道似的。就连夫妻之间,也得讲究“床上夫妻床下客”,不管你们夫妻在床上是多么的亲热,下了床就必须男是男,女是女,最佳状态是“举案齐眉”“相敬如宾”。中国的传统教育,对孩子们从小灌输的就是“男女授受不亲”的理念。虽然新中国成立之后,努力提倡男女平等,但是,几千年的传统伦理道德,哪里就那么容易打破?所以,我们上学的那个时代,男女同学之间的界限仍然是十分明确的,谁也不敢轻易越雷池一步。
其实,孩子们最初是不懂这一切的,他们的脑子里还没有这么多的花花肠子,谁与谁好就与谁好,真的天真无邪。在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我就与班上的一位小女孩相好,有时候两人对看一眼就知道对方想要什么,有时相视一笑,谁也不说什么。谁从家里捎来一点好吃的,必须给对方留一点,上学放学也一起走。但大了一点儿就不行了。过了一二年,二人再同来同走,就有同学笑话了。那时,已经有了羞耻之心,怕被同学笑话,从此再不敢那么亲密了。再稍微大一点儿,男女之间的界限就更分明了。要是谁与谁亲密一点儿,男的就会被说成是那女的小女婿,女的被说成是那男的小媳妇。所以,男女同学之间连话都不敢说了,在街上走个对头面也故意装作视而不见;在学校里,如果男女同桌,中间就会划一道线,谁也不能越过这条线,包括谁的书本或铅笔盒压到线上都不行。
当然,在这中间女的是弱者,受欺负的还是以她们为多。有时候把她们欺负哭了,她们会到老师那儿去告状,老师就把我们叫去,狠狠地将我们批评一顿,说我们是封建思想。我们表面上承认错误,可一转身,照样我行我素,该欺负的还是得欺负。不过,有的女生也不是那么好欺负,她们的拿手好戏就是骂街,男人哪好意思与一个女的对骂?所以只有再狠狠地捉弄她们。当然,结果换来的是更难听的骂声。如此恶性循环,男女之间的仇视就更严重了。
到了初中阶段,同学们对男女之事懂得更多了,界限也就更加分明(那个年代,初中同学搞恋爱几乎是不可想象的),男女对立也就更严重了。那时在班上,我与同学李堪玉是好朋友,学习成绩并不差,只是调皮爱闹,老师拿我们没有办法,就开始对我们实行“隔离政策”,将我们的前后左右都换成女同学,以控制我们在课堂上打闹。一开始,我们还觉得挺别扭,想再交头接耳也没有对象了,因为男女之间是不说话的。课间休息的时候,我们就向同学们喊冤,学着电影《英雄儿女》里面王成喊“我被包围了!”同学们哄堂大笑。
当然,我们也不会轻易服输的,就想尽办法捉弄身边的女同学,比如偷着在她们的背上画个小王八,在她们的脖领子里放一条毛毛虫,在她们的书包里放癞蛤蟆等等,经常把她们欺负的哭哭啼啼的。她们也不敢去告状,因为她们知道,告状回来接着是一场更厉害的捉弄。我们的班长姓宋,是个女的,她经常到老师那里去告我们的状。我和李堪玉就想法制她。李堪玉嗓子好,我就编鼓词捉摸宋同学,然后,由李堪玉来演唱。我至今记得,因为她姓宋,我就学着《水浒传》里说宋江的那样,把她叫做“家里木”。捉摸的内容,也无非是她与谁谁搞对象之类。宋同学经常被我们气得哭,老师管也管不了。后来,宋同学也没辙了,只好与我们求和,找到我们,说:以后咱别这样闹了行不行?见她服软了,我们这才放过她。现在想想不禁好笑:我和李堪玉当时真弄得像个黑社会似的。
当然,这么多年过去,同学们相见,不管男女,总是有一种亲热感,再没有了当年的敌视的目光。说起当年的情形,忍不住会哈哈大笑,想想觉得也挺有意思的。
2022,8,29.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