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准备搬迁,收拾书房的时候,发现了一只纸盒。打开一看,原来是邮局汇款的回执单。
我没有细数,几百张是有的。每张汇款金额在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日期大多在2006——2008年之间。2006年,我刚刚从教育局机关调到青少年活动中心,工作不再繁忙,就有了心思读书、买书。当时,都是在孔夫子旧书网买书,我还不会用手机付款,只能通过邮局汇钱,因此就有了这些回执单。为什么会保留着?真就记不清了;但可以肯定的是,绝对不仅仅是这些,没有保留的还有不少——但也因此可以看出,当年买书是多么疯狂。
我买书的习惯是从小就养成的,宁可不买衣服,不买吃的,省下钱来也要买书。尤其幸运的是,父母都很支持。特别是父亲,当时在生产队副业跑业务,每次出差,都会按照我的请求,买回我要的书。后来,参加了工作,经济上有了一定的自主权(虽然很少),买书就愈加肆无忌惮了,到了九十年代初,我已经有一个稍具规模的书房了。
大约是2002年起,我开始在网上买书,有时一天之内会收到若干个包裹,里面都是书。记得最大的一笔是从天津的一个网上书铺买的,满满的一大箱。尽管当时书很便宜,但那回一次花了不到两千元。看我买了那么多书,羡慕者有之,嫉妒者有之,羡慕嫉妒恨兼具者亦有之。有一次被宵小告黑状,其中一条罪状就是:买了三十多万元的书,都是用公款买的。我倒是想用公款买的,可惜没有那么大权利;但是,宵小不知道的是,我的那些事肯定不止三十万元。如果知道我买书的真实数额,他肯定肚子都会气炸的。
对我疯狂买书不满的,除了宵小之外,还有母亲与老伴。老伴虽心有不满,但不敢明说,只是不时敲敲边鼓;母亲也不坚决反对,但会很委婉地说:“将来你老了,这么多书,你怎么打发?”当时年轻,几乎没想过老了的事,所以,对母亲的告诫也就不怎么在意,照样我行我素,一路疯狂下去。书橱增加了一只又一只,以至于偌大的书房书满为患了。
没想到,母亲的警告居然成了现实:现在,拆迁在即,这些书的搬迁就成了沉重的负担。在老伴的怂恿下,我捡出不太需要的书送朋友,接连送出八批,书房竟然不见少。拆迁日期迫近,再无法拖拉下去了。但是,这么多的书,那里是说搬就搬的,起码装书的箱子就成了问题。幸好亲戚办企业,有很多的周转箱,前几天拉了一车来,只能用它了。
将书装箱,已经连续干了好几天,离结束还遥遥无期。老伴一边忙活一边埋怨:“这么多书,你看的过来吗?”我不发一言,因为确实无可答对。老伴埋怨归埋怨,手里从不停下。听着她的埋怨,看着忙活的她,我心里也就释然了:你买书用的是夫妻共同财产,里面有人家的一半;再说,书的搬迁也是人家在做,埋怨几句就埋怨几句吧。
2022,6,2.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