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这半辈子

(2022-05-03 05:21:36)
标签:

情感

分类: 散文
我这半辈子

  公元1959年5月10日,农历四月初三,我出生在华北平原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

  我的出生,无声无息,泯然于浩瀚的人海之中。说完全无声无息,似乎也不准确,起码在我的家庭之中,这算一个大事件。父亲弟兄两个,他们的十个子嗣中,只有我一个男丁,千顷一苗。在崇尚“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中国,所谓的“后”,指的是男丁,而女儿是不作数的。所以,我是爷爷奶奶父亲母亲眼中的“圣宝蛋”。

   李氏家族的我们这一支,随着燕王扫北后的大迁徙潮流,被席卷到直隶献县尚庄,至七世始迁居交河县庄头村,从此落脚扎根。 翻开家谱,上至钦天监监正,下至举人秀才,几乎世代皆有功名。但是,功名并没有带来多少财富。即以我的曾祖父为例,因为帮助李鸿章办理北洋水师有功,被赏赐了个蓝翎五品,属于厅局的级别了,然而,绝对没有“一年清知府,万两雪花银”的财富,依旧以一介教书先生了此一生。曾祖父认为是皆因读书误家,发誓再不让后人读书,从此家道开始中落。

  尽管如此,读书人家的基因并没有完全消失。祖父没上过一天学,通过自学,能够看《聊斋志异》类的文言书籍;父亲因战乱只上了四年村学,但书法很好,每年各家各户都会拿着纸墨找他写春联。到了我这一辈,父亲认识到了曾祖父的误区,发誓要把我“供”出来。我原来的名字叫鸿泰,听着有点俗气,村里德高望重的泽亭先生为我改名“鸿冕”。鸿者,大也;冕者,官帽,高官也。前辈的期望皆体现在这个“鸿冕”之中了。

  然而,我辜负了前辈的期望,没继承了祖先的智慧与学问,却把读书人耿介与正直的衣钵“全盘接收”了。耿介与正直也许是个好的品质,在金钱至上的社会里,却无疑变成了奢侈品;不但不能谋利,反而被它牵累,以至于混迹官场多年,不仅与“鸿冕”无缘,反而卑躬屈膝低三下四半辈子,可谓是笑不敢露齿,哭不敢出声。既未光祖,亦未耀宗,何颜见先人于泉下。自知愧对“鸿冕”二字,索性改为“洪勉”。即可省却书写麻烦,又能逃避羞愧拷问。

  及至赋闲之后,既未像有的人下海捞钱,挣点散碎银两贴补家用,也未在亚官场做个帮闲,吃点残羹剩饭满足虚荣,而是整天价宅在家里,柴扉紧闭,作自得其乐的阿Q。即便这样,命运仍然不肯轻易放过。天降大病于斯人也,苦我心志,劳我筋骨;虽然千刀万剐还不至于,但一刀二剐还是有的。发肤受之于父母,而我却把它弄丢了,我是个不肖之子!为此,当浮一大白,杯中是愧疚与悲伤的眼泪。

  六十三矣,六十有三!六十三度春风秋雨,六十三回橙黄转绿。在生命的标尺上,六十三是个什么位置?

  吾不知矣。

                                              2022,5,3,农历四月初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亲不亲,XX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