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赏乱罚治的悲哀

(2022-04-18 08:12:15)
标签:

历史

分类: 杂谈

                                              -----读《说苑》(37

    这世界上的事,有时显得很奇怪。比如有功劳的往往受到惩罚,而有罪过的,却又往往会受到奖赏。

    晏子治理东阿县,政绩很好。可是齐景公却召见他并责备说:我认为你能干,才让你去治理东阿,现在你却越治越乱。我准备重罚你。晏子说:我准备改变方法和措施去治理东阿,如果三年没有变化,请定我的死罪。齐景公答应了。到了第二年底,晏子将东阿各种情况的统计表册报送朝廷。齐景公亲自迎接,并祝贺说:你治理的东阿县太好了!晏子回答说:从前我治理东阿,不接受别人的请托,不受人贿赂,塘堰里的鱼让贫民得利。在那时,百姓没有挨饿的人,但君王却降罪于我;现在我治理东阿,请托之风盛行,贿赂上门,还加重税赋;仓库少收藏,以便利左右的人;塘堰里的鱼,都落入权贵之家;饥饿的人超过了半数。君王却来祝贺我。我实在愚昧,不能治理东阿了,请准许我辞职,为贤人让路。到这时,齐景公才恍然大悟。

    励精图治,政绩显著者,却受到上级的批评与惩罚,而碌碌无为,毫无建树,甚至搞乱一方的人,却受到表彰和奖励,这是典型的中国式官场现象。通过这则小故事,起码可以说明三点:

    一、齐景公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偏听偏信。晏子治理东阿,本来很有成绩,无疑是应当受到奖赏的,但齐景公非但不予以奖赏,反而要予以重罚。这说明齐景公对晏子执政的真实状况根本就不清楚,肯定是听信了身边那些小人出于嫉妒心理的挑拨,或相信了来自于东阿那些晏子的政敌们的黑状和诬陷。晏子公心执政,肯定会影响一些人的既得利益而开罪于他们。他们于是就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将晏子说得一无是处,将东阿的情况说成一团糟。齐景公不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仅仅依据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的只言片语,便对有功之臣予以批评甚至惩罚,让晏子有苦无处诉,有冤无处伸。

    二、齐景公恣意而为,奖惩无据,具有强烈的封建专制色彩。在封建社会,专制集权,强调人治,没有科学有序的管理体系,所有官员的升迁进退,全凭一个人的喜怒好恶,举之可以让你上天堂,贬之可以让你下地狱。逢到明主,可能还可以相安无事,遇到昏君,这种赏乱罚治的做法,闹不出乱子才是怪事。

    三、晏子长于实干,不尚空谈,是个脚踏实地的实干家。晏子在治理东阿的最初三年,政气清廉,百姓安乐。可这一切,齐景公根本就不了解,说明晏子只是埋头苦干,既不靠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稆来做为自己升迁的资本,也不靠自我宣传来达到邀功取宠的目的,而是不事张场地默默地为东阿的父老乡亲办实事;而且严以律己,廉洁为公。正是因为他的光明磊落,刚直不阿,才遭到某些心术不正的人的忌恨,以致于在君王面前拨弄是非,非要置他于死地而后快。 

    当然,话说回来,我也不赞成晏子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赌气用三年的时问,故意将东阿搞得一塌糊涂,以来证明自己原先的清白,去唤醒君王的清醒和理性。因为这是以百姓的福祉当赌注了,而百姓是无辜的。虽然齐景公最后醒悟了,晏子也洗清了自己,但毕竟苦了百姓。这种做法虽然有效,但代价却未免太大了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两道风景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