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官场的买卖关系

(2022-03-12 00:48:00)
标签:

历史

分类: 杂谈

                                                    -----读《说苑》(26

    中国人干什么事,上到国家大事,下到家长里短,都喜欢有个冠冕堂皇的说法,亦即所谓的"师出有名" 它的好处是不论做什么都有"理论根据" 不如此便不足以宣示我们是正义之师,仿佛名不正则言不顺似的;不好处是鸡毛蒜皮的事也得与国家、民族挂钩,甚至有些见不得人的龌龊事也变得"高尚起来,"理直气壮"起来。例如文革期间就出过一则真实的笑话:一对青年男女到公社去登记结婚,负责登记的公社秘书煞有介事的问他们为什么要结婚。女的羞羞答答地说是为革命而结婚,秘书不满意,还是男青年大方,头一扬,大声地说:为共产主义事业造就新一代接班人!把娶媳妇、生孩子同共产主义事业挂上了钩,那秘书自然无话可说,乖乖地给登了记。

    然而也有例外。比如古代的君臣关系,这可是关乎江山社稷的头等大事,自然有一套严格的君君臣臣的伦理规范,任何人也不敢轻易亵渎的。偏偏是极力主张维护封建礼制的刘向,在《说苑》里却说了几句很有趣的话:"君臣相与,以市道接。君悬禄以待之,臣竭力以报之。逮臣有不测之功,则主加之以重赏;如主有超异之恩,则臣必以死复之。"翻译成现在的话就是:君臣在一起相处,用市场上做买卖的方式相接。君王悬示爵禄以待臣下,臣下则竭尽全力来回报君王。当臣下有了不可测度的大功时,君王就对他施加重赏;如果君王对臣下有超乎寻常的恩惠,那么,臣下就必须以生命来回报君王。如换个形象的说法,就是君王由高官厚禄来买臣下的尽忠竭力。这有点儿象解放前的地主老财花钱雇扛活的,象现在的老板聘雇员一样,都是一种买和卖的关系,只不过所买卖的东西,有的是有形的,有的是无形的;有的是物质的,有的则是精神的。

    对于习惯了将鸡毛蒜皮的小事都上升到国家民族的高度来看的人们来说,刘向的这一观点无疑是大逆不道,肯定会叫一些人跌破眼镜的。关乎江山社稷大事的君臣关系却被说成一种简单的买和卖的关系,无论如何,也会叫那些慷慨激昂惯了的人们,有一种英雄气短的感觉。特别是这些年来,我们所大肆宣扬的"只讲奉献,不求索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斗私批修、执政为民之类的"大道理",是不容许人们有半点私心杂念存在的-----虽然这私心杂念也从未消失过,只不过被巧妙地隐藏在那些冠冕堂皇的旗子后面罢了。实际上你可以有私心,但嘴上绝不能说有。如果你说你当官一切出于公心,没有半点私心,虽然不是实话,但谁也不会再说什么;假如你说我当官就是为了升官发财,光宗耀祖,尽管说的都是心里话,那你的乌纱帽也肯定是戴不成了。事实上,那位高喊"当官不发财,请我也不来"的女贪不是巳中箭落马了吗?

    我当然并不完全赞同把官场关系就真的变为"买卖"关系(虽然它与眼下的买官、卖官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我只是觉得刘向的话,虽然乍听起来有些刺耳,但平心静气地想一想,却又不能不承认,它确也有几分道理。不加华丽的修饰并不代表他的龌龊,他的说法虽然有些直白,却更切合实际,也更接近人性。其实,承认人的这种"无利不起早"的特性并没什么了不起,只不过这种""要取之有道而巳。这远比那些打着为国为民的幌子,却干着鸡鸣狗盗勾当的人要高尚得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好雨不爽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