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君子不博乎

(2021-12-16 04:14:09)
标签:

历史

分类: 杂谈

                             ---读《说苑》 (2)

    博,是古代一种赌输赢的游戏,与下棋相类似。陆游的《楼上醉书》一诗中,就有"酒酣博簺为欢娱,信手枭庐喝成采"的描写。然而,这项游戏,却为儒家的鼻祖孔子所反对。鲁哀公曾问孔子:"吾闻君子不博,有之乎?"孔子说有,并给出一个理由:"为其有二乘也。"就是说,因为下棋双方会相互争胜。他还进一步解释说,"为行恶道",即相互争胜就会走邪路。

    至于为什么相互争胜就会走邪路,孔子没有进一步解释,鲁哀公也没有再追问,只是在吃惊了好一会儿之后,好象才恍然大悟。他俩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了,却使我这个愚钝的后人始终一头雾水,百思不得其解。其实孔子的态度很明确,因为博会导致争胜之心的产生;一有争胜之心,则必然会走邪路,所以才"君子不博"。在这里,孔子反对的不是游戏的本身,而是人类的争胜之心。至于为何争胜会导致人们走邪路,我们不妨按照孔夫子的思路推测一下。因为争,会助长人们赢的欲望;在这种欲望的驱使之下,难免有人会不择手段,导致"为行恶道"现象的发生。而儒家历来是主张仁义的,故而"不博"。

    其实仔细想想,孔子的话并非没有一点道理,但如把它绝对化,则未免失之于偏颇了。而且,争胜也并非是导致人走上邪路的全部原因。争胜本身并没有错,儒家学说不就是在相争的过程中才逐渐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以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吗?争名、争利、争金钱、争美女、争高官、争厚禄,甚至争雅名、争清誉,那一样离得一个"争"字?孔子说,"君子无所争",即使有,也一定是参加射箭比赛。他认为,即使是参加射箭比赛,也应先相互作揖谦让之后再上场;赛完之后,还要互相敬酒,这才是所谓的君子之争。可是,孔子只是这样说,却未必能够身体力行。他为了推行自巳的政治主张,当上鲁国的司寇后,七日而诛少正卯,哪里有半点的谦谦君子之风?同样是为了推行自已的政治主张,他甚至忘了自已说过的"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的话,不惜去走卫灵公夫子南子的"夫人路线"。当子路颇不以老师的行为为然时,他还死乞白赖地明誓:"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也就是说,假如我做了不正当的事情,让上天也厌弃我。在这里,孔夫子同样是争,争的是自己的名声。如果硬要说争胜会导致人走向邪路,这可算是一个例证。

    总之,争胜本身并没有错,关键是要争之有道。因为,唯其争胜,社会才会发展,历史才会进步。纵览整个人类发展史,哪一步发展不是相争而来?儒家反对争胜,推崇谦谦君子的政治理想,从根本上说,就违背了人类发展的规律。做谦谦君子也没有错,关键是要看有没有一个适合他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在人人相争以致争得白热化的同时,你却遗世而独立,孤芳而自赏地一味做谦和状,就只能象个傻子似的任人欺凌。堂堂的中华帝国,不就是随着儒家学说的逐渐教条化,国人的思想日益僵化,而变成了一个人人可得而辱之的东亚病夫了吗?被洋人吆来喝去,骑在脖子上拉屎,谦谦则谦谦矣,君子也君子了,可这样活得是不是太憋屈了?

    我不是阶级斗争论者。人与人之间,争则可矣,斗则不必。只要争之有道,争得有理,争得公平,而且争之有益,我们何以不争?历史的车轮,有人争着往前拉,有人争着往后拽,哪方力量大,车轮就往哪边滚。放弃了相争,历史就会停滞,人类就会退化,"君子不博",也同样逃脱不了被淘汰出局的下场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人格的魅力
后一篇:慢点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