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肖泰
肖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5,273
  • 关注人气:3,79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宠无善终

(2021-12-12 00:13:41)
标签:

历史

分类: 杂谈

                                            ---读《魏书》记 48

    读《魏书》,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凡是受重宠的人,大部分没有好下场。以"恩悻传"为例。"恩悻"共列举九人,这九人中,除王叡与寇猛算是善终外,其余七人,最终不是被处死,就是被免官削爵。如王仲兴,死前"世宗乃下诏,夺其封邑";赵修被旨判鞭刑一百,实鞭三百,又被缚置马鞍中,急驰致死;茹皓"奏处罪,其晚就家杀之。"赵邕因事被处死,会赦得免,犹被除名;侯刚"封爵之科,理宜贬夺",幸得从宽,除征虏将军外,"余悉削黜";郑俨最后因叛被部下所杀;徐纥自知难免一死,遂叛魏投梁。

    按理说,凡被重宠之人,大多不是有为能干,便是能察言观色,否则,绝不会无缘无故得宠。可为什么最后都不得善终呢?我以为大致因为以下几点:一是星转斗移,主子换了,奴才自然也得换。得宠于先前的主子,难免会得罪于后来的主子,"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二是重宠本身就带有偏向,缺乏公正公平可言。在主子的眼里,受宠者就象情人一样,优点固属优点,但缺点有时也成了优点,自然就会出现臧否有异,赏罚不同的事来。久而久之,肯定会怨声四起;三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过分的宠幸,必然招致众人的忌妒。一个""字,曾害惨了天下多少人!一旦被宠,树大招风,自然成了众矢之的,是被嫉妒的第一目标;四是人一旦得宠,往往得志便猖狂,忘记了自已的地位和位置,把握不住自已,擅权专制,横行无忌。本来就是众人嫉妒的对象了,自已再不知道收敛,招致众怒是自然的。同时,也为自已的身后埋下了定时炸弹。届时,主子唯恐危及自己,免不了要丢卒保车,把你抛出去完事。

    重宠无善终,这其中的原因,十分复杂,很难用道德和正义的定义来概括它 。受宠也分两种:一种是被动的,属于身不由己,欲罢不能。尽管你自已头脑十分清醒,可主子事事依赖于你,唯你是从,须臾不可离,加上中国人历来有"士为知已者死"的传统,主人那么信任于你,那么,既使知道前面是个坑,也只能睁着眼往里跳了。到那时,别人会把主人的好处归功于你,但也会把主人做的坏事算在你的身上,尽管你可能根本不清楚是怎么回事;还有一种是自作自受,咎由自取。受宠之后,心中不免自鸣得意,飘飘然起来。一人之下,众人之上,将任何人都不放在眼里,恣意所为,胡乱用权,该管的要管,不该管的也要胡乱插一杠子。这样,引火烧身,只能怪自已,而怨不得别人了。

    总而言之,重宠不得善终,于国于家,于君于臣,于人于已,都不是什么好事。一般来说,重用犹可,宠则不必。要真正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起来,做主子的,应体察下情,只能重用人才,不可专宠一人;对受宠者来说,既是一种警诫和制约,也是一种提醒与保护;做为受宠者,自应保持头脑的清醒,既使做不到激流勇退,也应适可而止,见好就收。就象爬山,爬的时候,步步都是上坡路,而一旦达到顶峰,往后就永远是下坡路了。否极泰来,物极必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做为公众呢?也应持一种公允的心态,对因功重用的人,不但不能心怀妒意,反而应该见贤思齐;对无功受宠或受宠失德者,则可群起而攻之,不必留半点情面。因为功臣无罪见黜,是其人不幸,更是国之不幸,民之不幸;对无德受宠者,留着早晚是祸害,不如趁早除之,否则,也是国之不幸,民之不幸。受宠者本人呢,应审时度势,见好就收,一旦见事不妙,赶紧抽身,溜之乎也,或可闹个全尸而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