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恩与表功

(2021-08-25 00:09:03)
标签:

情感

文化

分类: 杂谈

在生活中,一个人注定会帮助别人,也会被别人帮助。因为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有时靠自己独立支撑就很难度过难关,甚至不知那会儿就会走不过去了;只有在别人的帮扶下,才能将人生的路走好。然而,就在这帮助与被帮助的过程中,双方都完成了社会角色的转变,变成了助人者与被助者。双方由于角色的转换,平等的社会关系被打破,其心理也会随着角色的转换而发生变化。如何把握这种角色的转换,调整自己的心态,是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环节。

作为帮助人的一方,对别人的困难施以援手,并不见得是出于什么“主义精神”、什么“高风亮节”、什么“无私奉献”之类,乃是人性中的善良本性、慈悲情怀使然。“人之初,性本善”,人性中的这种善良与慈悲是与生俱来的,是人之所以为人,而不同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准之一。在行善的过程中,自己的人格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同时也享受到了助人的快乐。虽然不排除也有人是为了某种目的去帮助别人,或者把帮助别人视为一种交易或投资行为,但我相信,大多数人的帮助别人,都是出自人性中的善良愿望。因此,作为帮助人的一方,你只管将自己的善行视为一种人性的自然表达,或精神自我完善的过程就是了,千万不要怀着一种要求回报的心。因为佛家看来,你种下一颗善的种子,必然也会结出善良的结果。这种“报”,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自然过程,而不能成为图报而助人的理由。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一个人在帮助了别人之后,时时以恩人的面目出现,时时提醒人家知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恩,仿佛一时不提,人家将他的帮助忘记了似的;如果三天两天的不念叨他的恩情,就被他视为“忘恩负义”之徒而大加鞭挞。其实这样做法的结果适得其反。俗话说“表功无功”,意思是说每个人心里都有杆秤,尤其是人在困难时候接受别人的帮助,会

比平时受人帮助要刻骨铭心得多,锦上添花远不如雪中送炭给人的印象深刻。说实在的,他在接受你的帮助的同时,也就欠下了你的心灵之债,欠债的滋味是人人都知道。你的每一次表功的过程,在被帮助的人看来,都是一个被逼债的过程,逼得紧了,而被帮助者又因为种种原因暂时没有还债的能力的话,事情的性质就会发生潜移默化地改换:被帮助者就会由感激变为愧疚,继之是失望,再继之是不满,发展到最后就是愤恨,也就是平时人们所说的“反目成仇”或“有恩不报,反以为仇”。恐怕这是助人者与被助者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所以说,如果你帮助了别人,千万不要把这当做一种功劳整日挂在嘴边上,你就把自己助人的行为,当做吃水果时随意吐在地上的一颗种粒,事后你早就忘记了,说不定那颗种粒就会生根,开花,结出一颗硕大的果实来。你的居功表白,只能是拔苗助长,说不定反而一下子就把这颗苗毁了。

当然,你如果是被帮助者,就千万不能以这种视角看问题。人应当学会感恩。人家不图回报,并不意味着你可以知恩不报。中国人历来是提倡“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寒冷的季里一掬热碳胜过锦上所添的万朵鲜花。人家怀着一颗善心而来,你也必须怀着一颗善心而去,善善相报,不但会为这个世界增添些许多亮色,更会为你自己的人生添加许多的温馨与快乐。应当说,这对助人者与被助者来说,都是一件划算的事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撤退与逃跑
后一篇:爱的味道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