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肖泰
肖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5,273
  • 关注人气:3,79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拜把子

(2021-07-15 00:01:16)
标签:

文化

分类: 散文

                            ——半生蹉跎(29

拜把子

上初一时,我与李如胜、苟西营、刘元森(似乎还有刘清华,记不太清了)相善,几乎是同出同进。在校园里,总是在一起玩;放了学,一起结伴走。李如胜是苟村人,而其余几个人都是庄头村人。苟村是我们的必经之路,所以,每天放学之后,都是我们先把李如胜送到家,然后再回庄头。

放学回家之后,我们几个都凑到我家西院做作业。我家共有东西两个院子,全家住东院,平时西院闲着。所以,这里就成了我们的学习与玩耍之地。院子里放置着一艘早已废弃多年的木船,我们把它翻过来,底朝上,中间画一条杠,当做兵乓球台打球;还在屋里把一床被面挂起来,当做戏台上的幕布演戏。玩得心野了,大家都不愿分开,晚上干脆就住在这里。

尽管大家玩的很嗨,但总觉得还是少了一人,那就是李如胜。但他不是我村人,每天要到我家玩,肯定不现实,大家都觉得是个遗憾。当时,我正迷于长篇小说《水浒传》,很为里面的人物的江湖义气所折服,尤其是羡慕他们撮土为香,义结金兰的豪气。于是突发奇想,提出要拜盟兄弟,也就是拜把子。大家都异口同声的表示赞成。

我们几个达成了一致意见,但是,谁与李如胜说呢?苟西营与刘元森要我出面,我也不知道该怎样说。想了半天,突然想起看过的长篇小说《战斗的青春》里的一个情景。男女主人公发生了爱情,男的要向女的表白,也是苦于不知如何开口。他先是绕了一个弯,说起两人的战友情意,然后,装着以漫不经心的问:“咱们能不能在战友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呢?”受此启发,我如法炮制。一天放学后,我们与李如胜结伴而行。苟西营与刘元森故意找借口与我俩拉开距离,创造我与李如胜单独交谈的机会。我先是对李如胜说了一番情意深重的话,问他:“咱们算不算最好的朋友?”他说是;我又问:“咱们能不能在朋友基础上再进一步呢?”李如胜被问蒙了,问我是什么意思?然后,我说起拜把子的事,他还在犹豫,这时,苟西营他们也追上来,大家一起与李如胜说,最后,李如胜也同意了。

回家后,我把拜把子的事情向父母说了,但父亲不同意,说我太小,还不懂得拜把子是怎么回事,最后年纪大一些再说。为此,我委屈的哭了,母亲就说:“我看行。你就哥一个(在农村,女儿不算数),太孤单了。拜个盟兄弟,在社会上不受气。”听到这里,父亲说:“在你自己吧!”

其实,当时我们只有十二三岁,并不懂得拜把子究竟意味着什么,不过是小孩子玩过家家的把戏而已。 

过了些日子,李如胜说,他也对父母说了,父母同意,提出要见见我们几个。于是,我们就去了。

李如胜的父亲是个高个子,很爽朗,也很热情,他亲自摘了桑葚给我们吃;李如胜的母亲是个和蔼可亲的老人,她把桑葚洗的干干净净端给我们吃。而且,洗了一碗又一碗,尽可敞开肚皮使劲的吃,管够。 大家吃了个不亦乐乎,倒把拜把子的事情丢在脑门子后面了。后来,李如胜也没说他父母见了我们的印象如何。不过,不说什么也就意味着默认了。

不过,没过多久,这段蜜月期就过去了。李如胜是班干部,属于老师的心腹重臣,而我们几个都是“自由派”,尤其是我,脑门上长着反骨,从小就与主流不谐。观念的不同,让我们几个渐行渐远;一年多之后,初中毕业,他们升学的升学,回家务农的务农,唯独我“梅开二度”,又在初二复习了一年。但是,就在那一年,赶上升学不考试,改为推荐选拔。结果,我名落孙山,白白复习了一年。最终只能乖乖地回家,跟着社员们一起,修理地球(大家对农民务农的戏称)去了。

这样一来,大家各自分手。这一分就是半个世纪。当然,这次过家家式的“结盟”,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烟消云散。大雁从空中飞过,没有留下一丝痕迹。估计他们结果怕是记都记不得了。

                                                                        2021/7/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麻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