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

标签:
文化 |
分类: 散文 |
我们家族凡二十几代,历代均有功名,虽不高,毕竟无愧于耕读人家。至曾祖一代,因历代受穷,迁怒于读书,并钳制后人识字。耕读传统渐次打破,家道遂衰败矣。
高曾祖以下各代情况简述如下:
高曾祖懋典公,字慎轩,增广生,例授文林郎。道光七年生,光绪六年卒。毕生三娶:苏氏,本县城里立功公女;高氏,南皮高家庄拱寮公女;董氏,沧县因宽公女。生五子:曰炳箴,曰炳筹,曰炳筠,曰炳弟,曰炳筒。
曾祖一代,弟兄五人中,长兄炳箴公,字右铭,号漱泉,光绪壬午科举人,例授文林郎。现存《漱泉诗稿》一卷。近年沧州市编辑《沧州历代诗萃》,经我校注,选入漱泉公诗若干首。
曾祖父炳筠公,字贞斋,同治二年生,民国二十八年卒。配解氏,同邑苏家屯惠之公女。生二子一女:二子曰楷增,曰模增;一女,适献县许家村纪家。据祖父云,炳筠公乃北洋大臣李鸿章私淑弟子,因助李鸿章筹办北洋水师有功,被授予蓝翎五品顶戴。委任状至今尚存:
钦差大臣兼办北洋海防事官办理通商事务、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直隶总督部堂等肃榖伯李为
曾祖辈中,有一“六老爷爷”。
祖父楷增公,字少斋,光绪十四年(公历1888年)五月二十一日生,公历1980年5月6日(农历三月二十一日)卒。配献县淮镇郭氏,生二子,曰锡绂,曰锡紾。因曾祖父认为李氏家族读书致穷,故坚拒后代读书,以致文脉不继,翰墨无香。曾祖父在外教书,祖父侍于侧,专司膳食。如此方便之条件,亦不容祖父跟班学习。祖父只得窃听于室外,识字少许。
叔祖父模增公,字幼斋,光绪十八年五月十九日生,公历1970年正月初六卒,配献县宋王大村程氏。生三子二女。三子曰锡绥、锡猛、锡蜀;二女曰锡品、锡花。叔祖父不认字,亦三四十岁成婚。
姑祖母嫁入沧县纪姓,乃纪晓岚本家。生于读书门第,嫁入官宦人家,置姑祖母于苦境也。二十岁始守寡,囿于家教,从未敢生改嫁之念。至七十多岁去世,一生清贫困苦,无子无女,与夫家弟弟、弟媳相依为命;加之成分不好,于村中地位低下,忍气吞声,运动中屡遭批斗。尝亲对我言,与其他四类分子排队游街,前有一人敲锣,边敲边喊:“文化大革命就是好,就是好;牛鬼蛇神跑不了!我也跑不了!”至今犹记姑祖母诉说时脸上笑容之悲苦。姑祖母去世,家人不敢出声大哭,只能低声抽泣。因无后嗣,执幡遂为难题,有人提议把幡置于棺材之上,由姑祖母自行驮出。其唯一侄女不忍,自动要求打幡抱罐,方能顺利出殡。故多年过去,至今仍然对表姑心存敬意。
伯父锡绂公,民国十八年九月十八日生,2012年卒。配本邑王庄村刘氏,生四女,曰秀敏、秀玲、秀琪、建军。锡绂公十七岁参军,先后任北海舰队航保处检修所所长、泊头市自行车厂副厂长、泊头市帆布厂党委书记兼副厂长、泊头市机械局副局长等职,1984年离休。
家严锡紾公,民国二十二年十月十四日生,公历2000年十月初六卒;家慈李氏桂英,沧县后高龙华村人,民国二十三年十月十四日生,公历2007年6月20日卒。生一子五女。子曰鸿冕;女曰瑞卿、月卿、竹卿、妹卿、梅卿。
本人鸿冕,1959年5月10日(农历四月初三)生,配献县徐村刘树云,生子女各一。子骏,女骢。
毕业于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先后供职于根治海河指挥部、宣传部、教育局、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单位。系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办过报,出过书,获过奖。
骏,余之子。1982年11月2日(农历九月二十三)生,河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系毕业,现任上海某公司游戏工程师。
骢,余之女。1987年腊月十三生,北京化工大学广告策划专业毕业,历任北京青年报、香港凤凰网编辑、阿里巴巴公司运营经理等职。现任北京某公司运营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