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点飘

(2021-05-15 00:08:47)
标签:

文化

分类: 散文

                     ——日记里的历史记忆(123 

有点飘

有点飘

日记:1980,8,14

上午去文化馆,将《坑塘边》给柏昌老师看了,他提了一堆毛病,我辩解了几句,他生气了,说我不谦虚。下午,他专门到我单位向我道歉。其实,我静下心来想一想,老师说的是对的毕竟老师是恨铁不成钢。况且,老师还专门给学生道歉,我心里实在过不去,一直不安,所以,我也诚恳的向老师道了歉。我真的有点飘飘然了。

                 ----------------------------------------

一个庄稼小子,刚刚从乡下走出来,眼界不宽,格局也很小,有点风吹草动便不知所措。1980年,我在地区级以上报刊发了两篇小说与一篇评论。这点东西对别人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对我这个没怎么见过世面的庄稼小子来说,觉得已经是可观的成绩了,因此,心里就有点飘飘然起来。

我的创作,是在文化馆朱孙二位老师掰着手教的。如果说自己一点才能没有,也不符合实际;但只是凭着这点才能,像只无头的苍蝇乱碰乱撞,只会撞得头破血流,想进步根本不可能。现在翻看旧日日记,发现里面有老师指导我创作的大量记载。我甚至想,如果整理出来,对初学创作者肯定有不小的促进作用。不过,当时可不这样想,因为取得了一点成绩心里便膨胀起来,对老师的意见也听不进去了。

我写了一篇《坑塘边》,是写童年记忆的。写出之后拿给孙老师看。老师很仔细的看了,然后逐段的提意见。当时他具体说了什么记不得了,也许有些话说得重了些,我心里承受不住了,虽然不敢反驳,但老师说什么,我只是连连说:“是是是”。虽然听上去似乎不过分,但口气是不对的,明显有点不服气的意思,孙老师哪能看不出来?并且对我日渐膨胀的骄气很不满意,只是没有说出来。此时我的态度惹怒了他,他愤然将手里的钢笔往桌子上一摔:“你‘是是’什么?我看你现在一点也不谦虚!”我被吓住了,还从未见过孙老师发这么大的火,知道自己惹祸了,赶紧解释。孙老师仍然余怒未消,他说:“你解释什么?”旁边的人(忘了是谁)看孙老师生气了,怕我再进一步激怒老师,连忙把我叫出来。

中午喝酒的时候,朋友直言不讳的说:“我看你对孙老师表现的就是有点不恭敬。”其实,此时我已经冷静下来了,就说:“我知道我错了,老师对我天高地厚的,说重话是恨铁不成钢,这点道理我还不懂?找机会我给孙老师道歉就是了。”

可是,我还未来得及找老师,老师倒找到我门上来了,他说他上午的态度不好。他这样一说,我臊得恨不能有个地缝钻进去,觉得自己十恶不赦了,赶紧向老师道歉,并且诚恳的反思了自己这段时间以来的心态变化。第二天,我回到老家,对父亲说了此事,父亲也很生气,他说:“你这叫忘恩负义!人家老师对你那么好,你反而这样,你说你算个什么?”并且还引用了一段毛主席语录教育我:“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母亲在一旁也帮着父亲数落我。我说:“我已经意识到错了,你们就不要一个劲的说我了。”

冷静下来,回过头去再细想孙老师提的意见,确实是有道理的。经过反复思考,我在老师意见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了大幅的修改,自觉提高不少,可是没好意思再让老师看,就直接把它寄了出去。后来,这篇作品被改名《塘边遐思》,发表在云南省文联主办的《边疆文艺》月刊上。发表后反响还不错,有的学校把它正式向学生做了推荐,还接到十好几封读者来信。

事后想想,还得幸亏孙老师发那次火,叫我清醒。否则,我会继续陶醉在沾沾自喜当中而不可自拔,自然也就不会静下心来按照老师的意见修改这篇作品,是老师把作品救了,也把我救了。

这件事我一直记在心上,时时警诫自己:要脚踏实地,千万不能飘,不能飘……

                                                                              2021/4/1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想娘的日子
后一篇:亲情的狂欢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