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魂一刻

标签:
文化 |
分类: 散文 |
平时我有个写作习惯,正式动笔前,每每想到一个题材,模模糊糊觉得可以成篇,便把题目记在床头一张纸上。尤其是写系列的时候,一列就是十几个几十个题目。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自己记性不好,灵感一来,觉得热情彭拜;如果不能立即写下来,一转眼就再也记不得了。很多很好的创意,就因为转眼即忘而永远的找不回来了。别小看了这张纸,我把它看得比完成作品一样重要。可以说,它是我写作的不可或缺的拐杖。
时届岁杪,总希望有个好的开始,床头的这张纸已经皱皱巴巴,上面的题目也已基本完成,就想着换一张新的。用了大半个上午的时间,我一边查阅旧日日记,一边构思,并把觉得可以单独成篇的题目随手记在一张新纸上,一下子记下二十多个题目,期待着新春开新篇。完成这些,我很兴奋,中午还特意多喝了两杯。
午间小憩,一觉醒来,却发现这张写满题目的纸变成了白纸,上面的字消失的无影无踪。我心中大愕:明明写了字的,怎么会突然没了? 写完之后,我连屋子都没出,不可能带到别处去。而且,我写完之后,还特意把它折起来放在床头柜上面的。纸还在,而且折叠的好好的,唯独上面的字没了,岂不是活见鬼了?
于是,我穷尽了所有的想像,想设法找出它的下落;可我怎么搜肠刮肚,就是想不出。没办法,只好求助于老伴。老伴根本不相信,觉得是天方夜谭。我把折叠的纸拿给她看,她仍然不相信,说:“你可别吓唬我!”我明白她的意思,过去有传说,过年的时候,明明包好的饺子一夜之间却突然没了:单是老鼠,不可能把所有的饺子都偷去。那饺子到底去了哪里?谁也不知道。但是,每每发生了这种事情,一家人一年不吉利。今天是腊月二十八,故而老伴作如是想。
正当我准备叫起午休的女儿,一家人同心协力一起寻找时,拿着那张纸看的老伴却发现,在纸的最上角,有两个颜色淡淡的字,而且字也不完整,丢胳膊少腿的。我一看,立即认出这正是我上午所写。再仔细看,果然在消失的字迹下,能够看出轻轻地划痕。
我立即又做了实验:用那支笔重新在纸上写字,过了一段时间,果然,字又消失了。
真相大白了:是墨水出了问题。
终于松了一口气。如果找不出原因,大约今年这个年也过不好的。倒不是上面的内容多重要,而是会认为这是个不好的兆头,预示着一年不顺。俗话说,上天弄人。大过年的,你老人家何苦要捉弄老夫?
现在好了,惊魂一刻,但有惊无险,终于可以把心放在肚子里,轻轻松松过个痛快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