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生最是喝小酒

(2021-01-12 00:01:40)
标签:

美食

分类: 散文
人生最是喝小酒

疫情再起,官方呼吁人们尽量减少外出,尤其是聚会之类更要避免。赋闲在家,本来就是个闲身子,平时都像古代的千金小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除了朋友聚会,几乎足不出户。现在疫情来了,正好谢绝朋友招饮,蜗居在家,不给别人添乱,也不给自己添乱。

宅在家里,并非混吃等死,要变着法的哄自己高兴,把蜗居的日子尽量弄得惬意一点,舒服一点,不想别人负我,自己更不能辜负了自己。人活一辈子,吃穿住行四个字。“行”,行不得也;“穿”,这把年纪,也不讲究了;“住”是要住的,想不住都不行;剩下的就是“吃”了。

三高人员,山珍海味吃不起,大鱼大肉不适宜,把饭菜弄得可口一点还是可能的。我家实行一日两餐制度。早餐是郑重的,有湿有干,有凉有热,特别是一碗玉米黏粥必不可少,加上一点红薯或胡萝卜味道就更佳。因为不吃晚餐,睡一宿觉起来,肚子早就空了,见了吃的就像见了亲人,不吃个肚圆不算完事。

这里,重点要说的是午餐。

其实,也不算是午餐了,因为第二顿饭都在下午两点多。此时,早餐消化的差不多了,但不特别饿。于是,弄几个小菜,小酌一杯。菜不用多,但须可口。据说小酌最好的四样标配是花生米、猪头肉,另外两样不一,按自己的胃口来配。对于我,第一样是花生米,油炸、盐焗都不要,须是煮的。煮也要把握火候,火小了不烂,火大了面,失了劲道;第二样是猪脸肉,是与老伴早起散步时从卤肉店买的,30元一斤,肥瘦搭配,色香味俱佳;第三样是豆腐,分三种,一种是王致和的辣味腐乳,色白;另一种是酱豆腐,色红,也是王致和出的。还有一种大豆腐。现代工艺产的那种太细,不要;只要那种豆腐坊里磨制的,口感虽有点粗砺,但保持了大豆原始的味道,令人联想起诗意的田园。大豆腐可以与香椿或小葱凉拌,也可以直接用盐水腌制;当然,偶尔热烧也可以。最后一样应该是热菜,比如醋溜白菜、辣炒豆芽、家常白菜、雪菜炒肉等等,以口味而定。酒是北京二窝头,熟悉我的人都知道,多好的酒摆在眼前,我也会首先选择二窝头,几十年一贯制,初心未改。

接下来就是喝了。平时习惯了各种大小酒场,尤其是那种大场面,人头攒动,人声鼎沸,闹哄哄的,酒喝不出好喝,菜吃不出好吃,一顿饭下来,就像猪八戒吃人参果,吃完了还不知道是什么滋味。即便酒馆里小酌,也是边说边喝,主要注意力都在话上,只是笼而统之的说“好吃”。怎么个好吃法?说不出个因为所以,因为没有细咂摸。

在家里独酌就不一样了。喝酒不必像在饭店里那般风扫残云,自然可以细嚼慢咽,从从容容的吃喝。心静下来,仔细品尝,味道就都出来了。花生米不柴不面,带有一点爽脆,最好是与芹菜凉拌。芹菜不要水焯,切好后加入盐、花椒、八角等调料直接腌制,半小时后,加入花生米凉拌。花生米的醇香与芹菜的清香交融在一起,其味道无以言表。猪脸肉分三个层次,肥的浓香,瘦的淡香,加上肉皮的筋道,三位一体,能够把人整魔怔了。豆腐佐酒,是从祖父那里学来的。当年家庭条件不行,祖父喝酒,一碟炒菜蔬(都是自己地里产的),一碟酱豆腐。酱豆腐,村供销社有售,二分钱一块。吃的时候,用筷子头在豆腐块上刮蹭,最后夹起豆粒大的一点送入口中,还要在嘴里咂摸好久;有时干脆就用筷子头蘸一点酱汁,照样可以下酒。现在想起来,不是贫寒,而是从容;那种陶醉,是一种品味,一种格调。至于炒菜,除了味道,主要是用它的热来平衡前三种菜的凉。大冬天的凉酒凉菜,对肠胃也不好,到了肚里也不舒服。

酒不多喝,二两半的玻璃杯,仅此一杯。喝好了,再来一碗热汤面,肚子就差不多了。然后,上床睡觉。一觉睡到下午四点,醒来接着念书、看电视、玩游戏。一眨眼的功夫,一天就过去了。

                                                                   2021/1/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画的梦
后一篇:闭门谢客帖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