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尴尬人偏遇尴尬事

(2020-05-25 03:05:44)
标签:

美食

分类: 杂谈

 

尴尬人偏遇尴尬事

昨天,写了篇《美食之断想:饺子》,把饺子称为“国食”,让一些南方朋友不舒服了。

“蒙胧山乡”是第一个跟帖留言的,话不多,只四个字:“北方人吧?”语带嘲讽,口气就不对了,对方肯定是个南方人;接着,不服气的人都来了。“巴斯格博”说:“饺子只能代表北方。”而“换个号码无名火起”果然无名火起,连饺子的美食地位都不愿承认了:“中国的美食基本在南方。”更有意思的是“扫地的糟老头子”,居然直接下了战书:“亲,你的饺子只能拿到北方去说,南方一年到头也不会吃几次,也就偶尔的换个口味吃一次。至于说年三十必须有,那更是不可能的了。坐标昆明,不服来辩!”

尴尬人偏遇了尴尬事。

尴尬人当然是我自己。“国食”的说法,并不是我拿了饺子厂家的好处费为其站台,也不是舔着脸的毛遂自荐,要做饺子文化的形象代言人;不过是一时心血来潮,顺口一说,实际上只是借助钟馗打鬼罢了。好在这些跟帖的朋友并无恶意,尴尬人爱干尴尬事,被人嘲讽几句,也算是对自己信口胡诌的一种报应吧?我也不会在意,更不会傻乎乎跑到大老远的昆明去“华山论剑”。

我没有考据过饺子究竟起源于何时。不过,既然说它是“国食”,就牵涉到这个“国”字的来历。其实,最早的“中国”,并不是现在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更不是时下的共和国。中国的第一个朝代是夏,故有“华夏”之称。“华”者,盛大状;“夏”者,美好貌也。华夏人称其四境民族为蛮、夷、戎、狄,而自称为“中国”;其面积也不过区区关中、河洛地区,按现在的标准看,是不折不扣的“北方”。所以,北方人把饺子称为“国食”,既不是“原住民”的自大,也不是瞧不起“蛮夷之地”的地域歧视,不过是历史的“顺口一说”罢了,南方朋友不必过于计较。

倒是“手机用户58353357202”朋友来了个釜底抽薪:“谁说茅台是国酒?茅台酒厂的人都不敢说。”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得,比喻的本体没了,喻体自然也就不复存在了。

还是鲁迅先生说得好:“今天天气哈哈哈……

                                                                      2020/5/2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风景三角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