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莓坚强”
标签:
美食 |
分类: 散文 |
我本来很喜欢草莓,不但爱吃,还爱看。那心形的果实,红彤彤的,晶莹剔透,一眼搭上就让人喜欢。采一枚放在嘴里,又酸又甜,味道简直好极了。因为喜欢,十多年前,老伴从集市上买来秧苗,种在自家院子里。到了收获季节,也结了果,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硕大,那么漂亮:大的有小枣般, 小的则如衬衣纽扣;而且酸酸的,涩涩的,只是略微带一点甜。我大失所望,兴致立减。第二年春天刨畦松土的时候,就把那些草莓刨了,种上了别的蔬菜。可是,随着天气一天天变暖,却发现沿着菜畦的边沿竟又冒出一排草莓的嫩尖尖来。看来是“斩草未尽”。我想再把它除掉,老伴说,它既然又活了,又不占地方,留着“看青儿”也好。它留了下来,但也没有管它,任凭它自生自灭了。
那草莓似乎也有一点拗劲儿,尽管没有主人的照料,却赌气般在冷漠与歧视的眼光里一天天长大,照样开花、结果;果子成熟的时候,妻子采了几枚叫我品尝,问我:“难吃吗?”我有些不大自在,支支吾吾的说:“还凑合。” 到第二年、第三年、......那草莓虽然孱弱,虽然没人疼没人爱,却依旧倔强的生长着,心无旁骛的开花结果,用自己的成长来表达对命运不公的愤怒与抗议。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不说别的,家里的人都有来的有走的,柿子树与山楂树树冠扩大了几倍,菜畦里的菜蔬也不断地变换品种;唯一不变的,就是这几株草莓。既没有开疆扩土,也没有招兵买马,依旧一副孱孱弱弱的样子。
有时,我看着它那弱小的秧苗,心里也会泛起一种愧疚之情。是啊!草莓固然没有长好,但怨谁呢?“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同为草莓,为什么在别人处就长得好,在我家偏偏就长得孬?关键还在人,草莓很无辜。生长在大棚里的草莓,就像官家的孩子,有官爹款娘供养着,自然发育的人高马大;我家院里的草莓呢?没有爹娘经管,吃不饱穿不暖,瘦弱干瘪乃情理中事!但它没嫌母丑, 没恨家贫,在贫瘠与屈辱中默默忍受着、成长着,已然长成这个样子了,还想咋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