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猪打泥”

(2020-02-27 03:08:01)
标签:

美食

分类: 散文
“猪打泥”

猪打泥,原指猪喜欢在泥水里打滚;但这里说的不是猪,而是一种食物——饺子。

“猪打泥”饺子,又称“粥饺子”,是指饺子包好以后,不是直接下水煮,而是水烧开之后,先用玉米糁子熬成稀粥状,再把饺子下进去。等饺子快熟了,里面充满了热气,肚子变得圆滚滚的,如一只只小肥猪,随着粥花而翻滚,确实就像猪打泥。它的好处是北方的冬天天气太冷,来一碗猪打泥,既有饺子的美味,又有粘粥的热乎,吃下去实在是熨帖得很。

还有一个不太好出口的理由,就是粥饺子比过年饺子节省。有句俗话叫“好吃不过饺子”,当年大家经济条件都很差,对农村人来说,吃饺子是件很奢侈的事。曾经有个笑话:有人吹牛,说自己一年到头吃饺子。大家都不信,因为那阵村里最富裕的户也不可能天天吃饺子,就问他怎么个一年到头吃饺子法?他一本正经的说:“我的意思是,只有一年到头了,才能吃上一顿饺子!”大家莞尔。吃不起而又想吃,就得想吃不起的法,“猪打泥”就是其一。饺子不够粥来凑,饺子少也能吃饱了。

中国女性最伟大之处就在于,能够“巧妇能为少米之炊”,甚至“能为无米之炊”。母亲就是这样的伟大女性之一。她不但能够粗粮细作,细粮精作,还能够想出许多办法来搞“瓜菜代”。那时候白面(麦面)少,除了招待客人,也就是给年迈的祖父单独做点好吃的。包饺子的时候,就分成两种:一种是白面的,一种是杂面的。所谓的杂面,其实就是绿豆面。杂面饺子是绿色的,面皮较硬,没有白面饺子的软滑,而且那阵人们还不像现在这般“矫情”,谁也想吃白面饺子而不想吃杂面饺子。我是祖父唯一的孙子,恃宠而骄,盛饺子的时候,就想搞投机,趁人不注意,在杂面饺子当中夹杂一两个白面饺子,还故意用杂面饺子盖住。不过,终于瞒不住姐妹们的法眼,就到父母跟前告状,说我偷着盛白面饺子。我还强词夺理,绝不承认。母亲就会说:“算了算了,这没出息的行子,别跟他一般见识!”姐妹们虽然还不满意,但也只好嘟着嘴,生气的躲到一旁吃杂面饺子去了。祖父与我们是分餐的,在他屋里放一张小桌,单独进餐。母亲用意很明显,怕给祖父做好吃的,被孩子抢。姐妹们不好意思,我是不在乎的。我会故意端着杂面饺子到他眼前晃,如果祖父没注意,我就旁敲侧击:“爷爷,你不能吃杂面饺子,你老了,消化不动。”我这点鬼心思哪里瞒得住爷爷?他就笑着夹几个白面饺子放到我的碗里。如愿以偿得到了白面饺子,我还端到姐妹面前炫耀,吃的时候,嘴唇故意吧嗒的山响。姐妹们虽然不满,但也无可奈何,只好扭过头装没看见。

母亲还能做一种“假面饺子”。现在“假面”的说法不多见了,当年可十分盛行 。所谓“假面”,就是用别的面粉代替白面,比如有一种白玉米,磨成面粉,用面箩萝一遍,再和面擀皮。玉米面虽然过了好几遍箩,毕竟是粗粮,粘性不够,母亲就用榆树皮磨成的“榆面”当粘合剂,这样擀皮包饺子就没问题了。假面饺子虽然不如白面饺子好吃,甚至不如杂面饺子,但在以“杂交高粱大山药”糊口的当时,毕竟聊胜于无,糊弄糊弄自己的馋虫罢了。

直到现在,老伴还会不时来顿猪打泥饺子。有趣的是,当年争而不得的白面饺子,反而不如杂面饺子受宠;而在超市买到所谓的“杂面”,成分很杂,绿豆少得可以忽略不计,根本不是当年的味道了。

                                           2020/2/2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小心无大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