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树疯了

标签:
财经文化 |
分类: 散文 |
行走在幽深的枣林里,你会看到各种各样的枣树,呈现着各种各样的形态。但是,有一种迥异于所有的枣树,呈现的却是一种病态,我甚至怀疑它是不是枣树。看树干与枝条,确是枣树无疑,但它的树叶却不同,叶形小而细密,大都蜷缩着;颜色也不对,土里吧唧,有的干脆直接干枯了。老伴在老家多年,对枣树也多少懂一些,她说这叫“枣疯病”。问其原因,她却说不上来。
为此,我专门问了有乡土专家之称的解巨盛。他说,枣疯病是枣树的严重病害之一。一旦发病,翌年就很少结果。病树又叫“公枣树”,发病3~4年后可整株死亡,对生产威胁极大。主要表现在:①花变成叶,花器退化,花柄延长,萼片、花瓣、雄蕊均变成小叶,雌蕊转化为小枝。②芽不正常萌发,病株1年生发育枝的主芽和多年生发育枝上的隐芽,均萌发成发育枝,其上的芽又大部分萌发成小枝,如此逐级生枝,病枝纤细,节间缩短,呈丛状,叶片小而黄。③叶片病变,先是叶肉变黄,叶脉仍绿,以后整个叶片黄化,叶的边缘向上反卷,暗淡无光,叶片变硬变脆,有的叶尖边缘焦枯,严重时病叶脱落。花后长出的叶片比较狭小,具明脉,翠绿色,易焦枯。有时在叶背面主脉上再长出一小的明脉叶片,呈鼠耳状。④果实病变,病花一般不能结果。病株上的健枝仍可结果,果实大小不一,果面着色不匀,凸凹不平,凸起处呈红色,凹处是绿色,果肉组织松软,不堪食用。⑤根部病变,疯树主根由于不定芽的大量萌发,往往长出一丛丛的短疯根,同一条根上可出现多丛疯根。后期病根皮层腐烂,严重者全株死亡。
他说了很多术语,我也不懂,就打断了他的话,直接问:“你就说说是怎么得的吧。”
他又开始讲。枣疯病病原为类菌原体(MLO),是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多形态质粒。无细胞壁,仅以厚度约10纳米单位的膜所包围。易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形状多样,大多为椭圆形至不规则形。
我仍然不懂,就问:“难道就没法治了吗?”
“非常难治,目前连专家都拿不出彻底根治的办法。”他说着,笑了笑,故意卖起关子:“我倒有法。”
“专家都没法子,你有法子?”我用怀疑的目光看着他,有点半信半疑。
他说是真的。前些日子,沧州市园区办搞优秀生态园区竞选,在答辩环节,专家居然向他请教起防治枣疯病的办法来。他的答辩,成了老师讲课,专家给与了高度评价。这件事,他从沧州回来对我说过,但我当时没有在意。
于是,我说:“这是你自己发明的方法,应该属于‘商业机密’,为什么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去。”
他仍然是淡淡一笑:“什么商业机密?给枣树治病就跟医生给人治病一样,要救死扶伤。咱就是专门种枣的,让所有的枣农都会治疗枣疯病,不也是一种行善吗?”
对呀,给树治病与给人治病都是一个道理。医者必须有一颗仁者之心,“但愿人无病,何方门常关”?这也是一种情怀。蓦然,感觉解巨盛在我的眼里高大了许多。
他突然以一种略带伤感的语气说:“你也看到了,现在的枣疯病非常严重,常常是大片大片的患病,也没人搭理。枣树真的都疯了。其实,它的病都是弃出来的。”
我也笑了:难道枣树也会生气吗?
他说:“不是生气的气,是放弃的弃。”
他介绍说,沧州是著名的“金丝小枣之乡”。但近年来因为自然环境的变化,枣树的病虫害越来越多,包括枣疯病。现在最困扰枣农的是“浆裂病”,长势很好的枣,被秋后的雨水一泡,却都烂掉了,枣农几乎颗粒无收。对此,专家也没有好法子。白白受累而无收成,谁还肯干这种傻事?所以,很多枣农把枣树都刨了;没刨的,也丢弃不管,就像没大人管的孩子,长着长着就长坏了。
说着,他突然面现得意之色:“专家们没法子,咱有。你看看,咱家的仲思枣有病吗?”
这话没错,我亲眼见过的:既不浆裂,也不缩果,当然更没有枣疯病。
他说,如果改为嫁接仲思枣,就可以避免很多解决不了的难题,甚至能够挽救整个红枣业。可惜的是,很多人现在对他的仲思枣还不认识,自己宣传也不力。在信息时代,酒好也怕巷子深。好在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它的好处,官方给了足够的重视与支持;从技术方面,也得到了枣树专家的高度评价。中央电视台都打算派记者来拍专题片。总而言之,希望是越来越大了。
“有希望就好。”他后面所说的情况,我也约略知道一些。事在人为,凭着解巨盛的冰雪聪明与多年在红枣业摸爬滚打的经验,我相信,这希望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