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来大水

(2019-08-20 00:08:04)
标签:

历史

来大水

关于1963年那场罕见的特大洪水,给人留下的最深印象就是:惊心动魄。

那年,我刚刚四岁。

据大人们说,那年少有的风调雨顺,庄稼长势格外好。玉米已经开始“卖红线”,每棵都结了两个玉米苞;谷穗又粗又长,像姑娘的大辫子;大豆就像疯了秧,一人多高,豆棵上滴里嘟噜结满了豆荚;还有生产队的西瓜,满地咕咕噜噜的都是,并且已经成熟……社员们都在扳着手指头,算计今年可以打多少粮食,年终可以分多少红……

然而,当人们正沉浸在丰收的喜悦当中的时候,县里却来了通知,说要来大水,要各村挡埝护村。当时的我还小,哪里懂得其中的厉害?印象当中,只记得人们忙着挖土挡埝,我们这些小孩跟着跑来跑去,照样玩得很高兴。

一天早晨,在睡梦中被大人叫醒,迷迷糊糊的出了家门。只见我们胡同口的土埝已经和一夜之间来的水平了,有的地方已经开始漏水,大人们在忙着堵。祖父和父亲留在家里照料,我和姐妹们被母亲拉着,绕过刘家胡同,在村北的滹沱河岸,上了一个临时用木头绑好的筏子。乘坐着筏子,来到地势较高的“大村”(我们村分成三个自然村,分别叫西小村和东场,中间叫大村),投奔平时关系很好的族叔西洪公家。我印象中只记得那天一天没吃饭,心里还感到很奇怪;姐妹们也不理解,但看到母亲的脸色,谁也不敢问,不给饭吃就饿着,谁也不哭不闹,早早的就钻被窝睡了。

我们在西洪叔家住了下来。我还是无忧无虑的年纪,每天照样是跑着到处去玩,尤其喜欢到滹沱河岸边看洪水。

河水很凶猛,旋起一个个大小不等的漩涡。浑浊的滹沱河面上,漂着许多瓜果、门板、死猪死羊等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一些老太太对着河水上供、磕头。李家庙前的水坑边上,每到晚上亮着许多的绿眼睛,有大胆的人近前看,原来岸边趴着一溜簸箩大的乌龟。

最具传奇色彩的是村里的禾西大爷。来水之前,他在河北的梨园里睡觉,等醒来的时候,河水已经开始暴涨。因为水涨得太快,慌忙之中他爬上岸边的一棵大柳树。没想到,这一上去就下不来了,眨眼功夫,大树已经被水围住了。他被困在树上,连连呼喊,可惜没人听见;直到家里不见人影四处寻找,这才发现他被困在水中的树上。人们赶紧设法去救,可是,因为水太大太急,村里仅有的一只小船根本傍不得前,营救失败了。人们手足无措,只能干瞪着眼着急。禾西大爷困在树上,无吃无喝,也不敢睡觉,又困又饿,一连支撑了三天。家里人怕他支持不住,从树上掉下来就没命了,就白天黑夜,不断地喊他,让他支持住。正当人们不再抱希望的时候,政府从黄骅派来的渔船到了。渔民们经历的多,人们就像见到了救星一样,把希望都寄托到他们身上。渔民想用缆绳把船固定在树上,以便施救,可是,因为水流太急,虎口粗的缆绳咔嚓一下就断了,一连断了三根缆绳,营救都没有成功。眼看着一次次救援失败,禾西大娘绝望了,只顾傻傻的哭。旁边一位老太太,用手打了她一下,提醒她:“你那膝盖怎么那么硬?”禾西大娘立即明白过来,扑通一下跪了下去,猛烈地磕起响头来。说也奇怪,那船立即就靠上前去,人们七手八脚。经过一番折腾,终于将禾西大爷救了下来。事后人们都说,要是禾西大娘早些磕头,也早就把人救下来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水在逐渐回落,大人们稳住了神,开始下水扎着猛子去打捞已近成熟的庄稼。一位堂哥会水,他用簸箩当船,载着从水里打捞上来的玉米、高粱等,送回家来。国家的救济也来了,天上来了飞机,飞得很低很低,它给人们投下了大饼、衣服等急需的物资。人们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看见飞机,很新鲜,有人喊着用扁担去捅,飞机呜的一下就飞了过去。然后,人们就忙着四下里去找从飞机上投下来的东西。

    水一天天落下去,已经有逃难的人开始返家。东院的西位大爷,划着筏子将大娘等女眷接回了家,筏子后面,还用绳子拴着一个簸箩,与我同岁的堂弟洪才坐着簸箩也走了。当时我很羡慕,因为我也想家了。终于有一天,我们也坐着船又回到了家里。院子里的水刚刚退去,还满是泥泞,家具也被停在院子里,祖父和父亲在忙着拾掇。后来,母亲说,洪水来的时候,祖父什么也不顾,第一个抢救的就是祖传的《红楼梦》和《聊斋志异》两部书。经历过这场劫难的这两部书,直到现在还静静地躺在我的书房里

这场洪水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以致几十年过去了,人们提起那场洪水还心有余悸。人们提到一九六三年,就说“来大水的那年”。后来,还拍了一部电影《战洪图》,说的就是这年战洪水的故事,村里人们看了,都说跟真事一样一样的。

每当想起这场洪水,我就联想到诺亚方舟的传说。人类在面临灾难到来时的恐惧,慌乱,当然,还有善良,怜悯,都深刻地留在了我的记忆里。这种善良和怜悯,应该就是人类拯救自己的诺亚方舟。

                                                    2019/7/2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鸡同鸭讲
后一篇:饼干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