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谁懂?

标签:
情感 |
分类: 杂谈 |
也知道母亲是疼爱他的,有时也会有一些感动;但是,当忙起来的时候,他就忘却了;当玩得很嗨的时候,他就不记得了;还会厌烦母亲平时那无休止的担心,无休止的唠叨,无休止的琐碎,连母亲的溺爱都烦,乃至生怨,生恨。于是,分辩,顶撞,争吵,最后摔门而去,数日不理母亲,对母亲那赎罪般讨好般的呵护置之不理;甚至离家出走,任凭母亲在家痛不欲生,自己照样在外逍遥。这时候,母亲的形象在他的脑海里淡漠了,模糊了。
真正的懂得,是母亲不在了之后。她在的时候,你不觉得好;而不在了的时候,你才会觉得不好。但此时,再想听那些无休止的唠叨而不可得了,再想享受那些无休止的牵挂已不可得了。于是,你懊恼,你忏悔,你无时不刻不在受着灵魂的拷打,情感的煎熬,你的心灵再也得不到宁静;当年你抛给母亲的痛不欲生,重新回到了你的身上。这是对你的惩罚,也是你的报应。当清静无人的时候,当夜不能寐的时候,隐藏在你心底母亲的形象,会无数次浮在你的眼前。时间越久远,形象越真切,那慈爱的眼神,那欲言又止的唇角,乃至额上几道垄沟,都会真真切切的显现出来,时时加重着你的悔恨与痛苦。
古人云:“子欲养而亲不待”,意思是劝人们尽孝要及时。但怎么可能?道理虽然知道,不是亲自体悟出来的,感受怎么会真切?只有失去之后才会真正的懂得,才真正的珍惜。
但斯时,悔之晚矣。
也许,这就是人的宿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