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画押”

标签:
情感 |
分类: 杂谈 |
不知为什么,一提“花甲”,会马上联想到“画押”二字。是两个词音、形相近,还是二者之间确实有关联?我想主要还应该是后者。
“画押”,指的是在公文、契约或供状上画花押或写“押”字、“十”字,表示认可。最著名的例子是鲁迅先生《阿Q正传》里的阿Q画押一节。法官让阿Q签字,他不识字,就让他画圈。于是,“阿Q要画圆圈了,那手捏着笔却只是抖。于是那人替他将纸铺在地上,阿Q伏下去,使尽了平生的力气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但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要合缝,却又向外一耸,画成瓜子模样了。”这份认真,半点不啻于领导签字“已阅”或者“同意”。
而之所以说花甲与画押有关联,是因为人到了花甲之年,是应该对自己有个总结的时间节点了。按照我国的人事制度,六十退休,说明你的政治生命已经结束,社会使命也已经完成,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老人”;剩下的就是如何活得自己高兴,最终打发自己“入土为安”,与别人(除了家人)无关了。一辈子的成败得失皆系于前六十年,到了花甲这个节点上,还不应该回头看一看自己的那行脚印吗?
我的这行脚印,走得歪歪扭扭,说明一辈子不顺。年轻时曾经对自己下过一回“结论”:“仕途无心,事业无望,挣钱无术”,自号“三无主人”。“仕途无心”,意思是无心于当官。这自然不是故作清高,恰恰相反,少年时心高气傲,不知深浅,一心指望着当大作家,根本不把当官放在眼里;“事业无望”,是知道自己没有当作家的那份才气;怎么办呢?只能图点实惠,想多挣点钱,可是又“挣钱无术”。其实说这些,就是向世人宣称:我就是这么一副干啥啥不行,爱咋咋地的德行。看似自嘲,实则倨傲,也证明了年少时的轻狂。
今年恰好是我的花甲之年。回首往事的时候,发现当年的这份戏谑“结论”,却是自己这一生最准确的写照!碌碌一生,一事无成;“三无主人”,适得其所。
所以,如果让我在这份“结论”上签字画押的话,虽无赴刑场的惊惧,却有失意者的尴尬。固然想学着阿Q的样子,使尽了平生力气画圈,“立志画得圆”,却未必画得圆。当然,到了这把年纪,是否画成了瓜子模样,已经无所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