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言
(2019-04-09 04:44:25)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谈 |
中国有句古语,叫“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现在人们很少提及了。其原因说到底,还是个代沟问题。
年轻一代与老一代在思想方法、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兴趣爱好方面存在的心理距离或心理隔阂。由于年龄与经历不同,因而思考方式也不相同。年轻人充满激情与勇气,勇于探索,敢于冒险;而父母都是过来人,有着自己的经验与理解。两种思维方式之间产生了差异,如果沟通不畅就会产生矛盾,增加误解和隔膜。这就是所谓的“代沟”。
不过,代沟是个“模糊概念”。代沟有没有明确的界定?代是几代?都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思维方式的不同,并非两代人之间独有,同代人也有,比如过去讲究“阶级”,现在称为“阶层”,其实意思差不多;两代人之间有没有沟通的地方,当然也有。许多“老人言”都是人类的生活智慧,是经历了时间的考验而形成的,它们穿越了时间的“鸿沟”而得以保存,裨益后人。
现在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容易在代沟的问题上陷入误区,一提代沟,潜意识里就有一种抗拒情绪,认为无法沟通。一听是老人言,就不屑于去听。这种自毁桥梁的做法,无异于是一直逃避。其实,不听老人言,会不会“吃亏在眼前”?有的不听老人言,也确实成功了;但是,因为不听老人言而吃亏的,确实也有;有的吃亏“在眼前”,有的却未必在眼前,而是在后来,甚至多少年之后才会显现出来。
比如很多年轻人谈恋爱,大多只是凭着一种激情,很容易被所谓的爱情冲昏了头脑,想做就做了;而作为局外人,老人的看法可能更理性一些,只是年轻人此时根本听不进去。可是,后悔的确实不在少数,确实在经历了挫折与失败之后,才能够清醒认识到自己当初的盲目,但此时悔之晚矣。不过有人明明心里懊悔得要死,偏偏嘴硬,美其名曰“爱过,就不后悔”。为了片刻辉煌让一生漆黑,心里还美滋滋的,恐怕脑子真的进水了。
所以,“老人言”未必仅仅是个观念问题,很多时候体现的是一种生活的智慧,不管你赞不赞成,听一听总没坏处,反正最后的主意还是你自己拿。听了老人言,多了一点理性,也许就不至于“吃亏在眼前”,乃至“吃亏在终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