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二月二的时候,我曾经摇过一签,为“飞龙在天”。起初我并不明白其意,国中弟还跟帖祝贺:“明天你就抬头了。”宝春弟更甚,居然开玩笑说:“勉哥是降龙十八掌,此为一掌。”
这当然都是玩笑话,谁也不会当真。不过,鄙人平生卑微,从来都是破帽遮颜,低头行路,腰板未曾有半刻直起,现在倒是暗自盼着有直腰的一刻,虽然自知是奢望。不料,今天朋友的一通电话,倒是给我带来一丝微薄的希望。
现在我所居住的地方,被列入拆迁范围。说实话,我现在的小家,很多朋友都见过,平平整整的小院,占地360平方米,院内植有葡萄、山楂、柿子,还有两个菜畦,种的都是些瓜果时蔬之类。平时读书累了,走到院子里,看着满眼的红红绿绿,疲惫一扫而光。有客人来,在葡萄架下,围石桌而坐,弄几个小菜,烫一壶老酒,且饮且聊,那是神仙般的惬意。谁知一纸拆迁令下,这逍遥自在的生活顿时被打断,将来只能到我素所厌恶的囚室般的楼房居住,朋友们都替我惋惜。但是,城市规划不能因我一人而改变,只能认命了。
认命归认命,但是,我家的宅基属于国有土地,不能享受村民的土地补偿,但又不按商品房开发征购,所以,我对当前的补偿不满意。于是,村里就通过这位朋友做工作。刚刚他在电话里告诉我,村里说了,可以再给一点补偿,但不会多;按照规划,我们这一块属于绿化带,如果我不同意拆迁,很可能将我的住宅单独甩下。意思是别人的房都拆了,只剩下我自己的房子,从此再无人理睬。
我一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是真的?
我当然懂得朋友这带有警告意味的好意,而且我也确实知道有的地方搞拆迁,有“钉子户”被搁置,从此再没有拆迁机会。如果我也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样?
关键在于朋友所透露出的信息,我们这一代属于景观带。也就是说,如果真的出现被“甩下”的情况,将来的结果就会是:周围都是花草树木,亭台阁榭,隔开了车马喧嚣,脱离了红尘羁绊,一座独家小院矗立其中,那该是神仙住的仙境啊!莫非真的应验了“飞龙在天”那句谶言吗?其实,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对市里来说也是一件好事:一来可以作为市政府尊重民意的例证,二来也算是一道特殊的人文景观,等于是三全其美了。果真如此,舍弃多少钱的补偿都是值得啊!
从放下电话的那一刻起,我就一直处于亢奋之中,眼前时时出现上面说过的那一幕,幸福来得太突然。
中午,与朋友说起此事,一位文化行业的大腕级的朋友益发“添油加醋”:那么好的位置,将来可以搞个微型博物馆。据他说,这是国家的一种新文化战略,向西方学习,大力发展民间博物馆,包括微型家庭博物馆,门槛会很低:民间投资,国家补贴。一个县城至少要有10座各种主题的博物馆。现在,国家正在制定政策,估计很快就会出台。
我说:“那我就搞个连环画博物馆,专门收藏文革以前的连环画。”
朋友说:“那好,我给你无偿投资100万,搞成个四合院,再添置一些设备,就算成了。你来当馆长。”
我很惊喜,有点信以为真。我这一辈子官运很差,莫非老了老了还能弄个师长旅长的干干?我连忙谦让:“不用,让我住在里面,给看大门就行。”
旁边的一位泼了冷水:“你们想得倒美!一个地方的拆迁规划,是层层审批过的,开发商都无权随意改变,你那朋友的一句话,说了能算数?”
一句话唤醒梦中人。我想了想,此话确实有道理,随即泄气了:又是一场美梦。
说投资的那位朋友还有点不甘心:“要是万一呢?”
会有万一吗?
2019,3,18.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