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一点接见外宾的派头?)
当然,独立是相对的,不能一提独立,就让五个多月的孩子自己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男子汉独立,应该从娃娃抓起,比如说,吾孙七宝今天开始脱离母亲怀抱,在相对独立的状态下度过了整整一天。
从今天起,青青开始上班,照顾七宝的任务就落在了老伴与冯阿姨的身上;而我只能在一旁搭把手,也就是放屁添风的点事儿。我曾经开玩笑说,让我俩看孩子,主要是想用老伴,就像小摊上买菜,老伴是主菜,而我只是个搭秤的角色。主菜斤两够了,鼓励性的再搭上一把别人挑剩下的次菜。
其实说起来,老伴也是搭秤的菜,主菜是冯阿姨。人家是专家型阿姨,对照顾婴儿内行。孩子什么时候换尿不湿,什么时候喂奶,什么时候睡觉,都掌握严格标准,并且记录在案;老伴虽然也曾经生儿育女,但此一时彼一时,当年的土法子用不上,用时兴的话说,“袄脱啦”。
一切自然要听阿姨的。
今天恰好是正月二十五,打囤的日子,说好了中午吃饺子。阿姨小冯虽然做饭很好吃,但对包饺子并不熟悉,尤其是与饺子党出身的我不能比。我对她说:“包饺子你不用动手,你今天的任务就是看孩子。”
小冯果然把心思都用在了七宝身上。我在一边包饺子,一边观察小冯与七宝之间的互动。青青平时并不溺爱孩子,吃饭睡觉都是定时的,不到时候哭也不为所动。饿了,给个橡胶奶嘴含着,画饼充饥的意思;困了,睁不开眼也不让睡,就那么熬着。我这做爷爷的,看着孩子可怜巴巴的样子,心如剜肉,我曾经对儿子发牢骚:“孩子讨生在你家,算是倒霉了。”最让我受不了的,孩子哭成什么样,也不允许抱起来哄,说是如果让他习惯了一哭就抱,就很难再安静的躺着了,对孩子成长不利。我从心里也知道他们的做法是对的,只是过不了孩子受罪那道坎。说来也怪,也许是七宝识大体顾大局,予以积极配合;也许是习惯了,放弃了反抗,竟然乖乖的任其折腾。当然,真正的原因还是在小冯身上。小冯哄孩子的技术是一流的。不管孩子哭得多么厉害,又是唱歌又是给玩具的,一顿安抚,七宝就乖乖的安静下来,并且破涕为笑,咿咿呀呀的发表那些不知所云的高见。
中午吃饺子自然要喝酒的,否则就不成其为饺子党。只是挺好的饺子,却与吾孙无缘。他瞪着眼睛看着大人吃,嘴里发出贪馋的吧嗒声。老伴拿饺子引逗他,被我制止了:不让吃,却还要引逗他,这是更加一层的残忍,对吾孙不公。我安慰七宝:“孙子,等你长大了,想吃什么,爷爷给你买!”
我历来认为,饺子是最好的下酒菜;今天感觉变了,觉得看一眼孙子,喝一口酒,那便是天下的至味了。
据小冯的统计,今天七宝睡觉四次,共计两个半小时;吃胡萝卜羹一次,喝奶四次;外出洗澡一次;据我的统计,七宝一天哈哈大笑三次,微笑多次;大哭一次(只有两声),小哭四次,呜咽若干。总的来说,表现很好,并没有因为第一次离开妈妈而闹情绪,吾孙用雄辩的事实告诉全家:我可以!
还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傍晚青青下班回来,进门就要抱孩子,而七宝居然扭头不睬;接连数次,七宝均置之不理,青青为此心里很受伤。小冯说:“妈妈一天没理他,这是报复妈妈。”我觉得此话说的有点玄,这么大的孩子懂得这些吗?小冯很肯定的说:“很多差不多大的孩子都这样。”人家是专家,不信也得信了。就像铁道部发言人说的:“你们信不信?反正我信了。”在我孙子身上,什么奇迹不能发生?
小冯下班走了,七宝重新回到了母亲的怀抱。几分钟的功夫,母子俩已经和好如初。
20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