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天生就是乡下人的命,我一直对都市生活有一种出于本能的抗拒。
因为是乡下人出身,说此话似乎有点酸葡萄之嫌。其实不是。谁对豪华生活也不会反感,住华屋,坐豪车,山珍海味,倚红偎翠,人皆向往之。但这种生活,即便是都市人又有几人过得起?对一般的都市人来说,在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能够有一百多平米的房子,就算是不错的了,但与我那四百来平米的小院来说,简直就是毛毛雨了。这是住;再说吃。在我们那个小地方,进了饭店就是大爷,哪道菜不对胃口,立马翻脸,将老板叫来,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训斥一顿,店家还得陪着笑脸把菜端下去重做,甚至还要另外添一道菜以示歉意。在大都市行吗?有一次儿子请我到一家饭店吃饭,排队三个来小时,这一波走了再等下一波;还有交通。去办点事,想步行或骑自行车,门都没有,只能打的或坐地铁。前几天孙子过百岁,提前定了饭店,但打车费就够涮一顿羊肉的了。最后改坐地铁,还需要三站。
至于上学看病之类,就更不能提了。看个头疼脑热,就得排三四个小时的队;如果看专家门诊,那就更是难上加难;我的孙子还小,一时无上学之虞。据说在上海上个幼儿园,就比蜀道还难,而且费用不是一般的昂贵。
在我们那个小地方,我的工资只有四千多,但足够过比较滋润的日子;如果在上海,怕是每天啃馒头,吃白米饭都不宽裕。所以,你别看上海人一说月薪几万,那几万比咱那几千“暄”多了,听着好听,用起来一溜屁的就没了。我儿子三十多岁,靠自己打拼,现在有车有房(虽然是按揭),按理说就算是不错的了,但在我看来,比我这乡下人好不了多少。起码我住的是高房大屋,这里却是两室一厅,七十多平米,我住的这间,大约只有十来平米,里面还装满了各种家什,两个人就转不开身。估计与牢房比起来要好,起码一般犯人住不上单人间。
每天看的是水泥森林,听的是车马喧闹,挤的是地铁囚车,住的是狭窄监狱;至于想弄点采菊东篱之类的玩意儿,那简直是农民工想当大款,做梦去吧!不然,陶渊明为什么会喊出“归去来兮”之类的酸词呢?
我真的不理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向往大都市;我也不理解,这些大都市的人们自豪的点到底在哪里。有权有钱的毕竟是凤毛麟角,百分之九十以上还是普通市民,都市的繁华与你有半毛钱关系吗?皇宫里面也有扫厕所的,但那是咱想过的日子吗?
当然,我知道自己这是“酸葡萄论”,归根结底,咱就是“乡下曲辫子”的命,无缘都市繁华。还是从哪里来回哪里去,“田园将芜,胡不归?”一千多年前,靖节先生就已经谆谆教导过了。
2018,12,20.于沪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