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饭”不好吃
(2018-06-28 04:04:38)
标签:
文化 |
分类: 杂谈 |
我经常把文学比喻成尿盆子,具有排泄功能,什么时候憋得慌了,就往里面呲一股子。这种粗鄙说法会让一些人不舒服,我是知道的,在前几天的一篇文章里自己就说过:“把文学比喻成尿盆子,就让很多雅士不舒服,觉得有辱斯文。”网友“天然岁月”跟帖说:“(确实)有点这个意思。您自己觉得没什么,甚至以为挺贴切的,但是我们喜欢您文字的博友成了什么了?看在读者的面子上,以后不要这么说了好不?”
我的本意,是在讽刺那些自视甚高,装腔作势的所谓“文人”的,还真的没从读者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我知道,“天然岁月”网友并没有恶意,如果因我的话而对他造成了烦扰,我确实从心里感到歉意。
歉意可以表达,却不打算改变,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古人说的,撼山易,撼性情难。我也知道自己的狗脾气不好,为此也吃过不少亏。一位我素所敬佩的老领导就对我下过这样的“不规范”的结论,直到现在还不时提起:“你李洪勉就是不规范。”当年,我的政治命运就攥在这位老领导手里,他这种说法,既是对我的警告,也是对我的爱护。如果我能稍微改改,也许仕途上就腾达了。副省长、副市长当不上,当个小科长应该还是有希望的,不至于像现在,白板一枚。但是如果改得了,我也就不是我了。所以,一辈子没混好,我并不埋怨别人,活该,都是命。
对于老领导所说的“规范”二字,我还真的琢磨过。从字面上解释,就是明文规定或约定俗成的标准;说白了,就是循规蹈矩。圣人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即此谓也。按照我的理解,所谓的“规范”,与“龟饭”差不多。为了能够喘口气,什么苦都吃得,什么罪都遭得,什么屈辱都忍得,就像戴了绿帽子的本夫,一辈子甘当缩头乌龟。在官场的“规范”,与情场的“龟饭”,性质无异。
我不是个循规蹈矩的人,说话做事喜欢剑走偏锋,也就是老领导所说的不“规范”。一个活生生的人,终生戴着一副“规范”的枷锁,憋屈也憋屈死了。名利场中没有那样,现在老了,到了随心所欲的年纪,就更不那样了。不规范就不规范吧,只要不吃“龟饭”就行。就像老家有句俗语说的,“狗改不了吃屎”,吃屎就吃屎。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