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认领“熟年”

(2018-04-25 01:00:29)
标签:

健康

分类: 杂谈

不只一人说过我“心态老”。那意思我很明白:其实是说我只是心老,并不真的年老。心老的潜台词就是有点颓废,用套话来说就是“船到码头车到站”,混吃等死了。

对此,我一般都是笑而不答。何谓“老”?现在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古人讲究“人道七十古来稀”,那是说的是古代,一般这样划分年龄:12岁以下为童年,12岁以上为少年。20岁弱冠,为青年。30而立,就进入了中年;40不惑,称为壮年。50而知天命,就算老年了。当然,后面还有60花甲,70古稀。8090 耄耋,100岁期颐。按照现在通行的说法,7岁以前为童年,7岁之后为少年;18岁为青年,40不惑为中年;60岁退休,为老年。现在还有一种新说法,总部设于瑞士日内瓦的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经过对全球人体素质和平均寿命进行测定,对年龄划分标准作出了新的规定。该规定将人的一生分为五个年龄段,即:未成年人:017岁;青年人:18岁至65岁;中年人:66岁至79岁;老年人:80岁至99岁。但我对这个说法表示怀疑,因为并未见过官方的正式文本。如果说80岁才算老年,那么很多人都活不到老年就中年“夭亡”了。这怎么听着也有点荒唐。

看新闻,得知日本人有一种年龄划分法,他们在中年、老年之间,又划出一个年令段,把55-70岁的人,称为“熟年人”。 这个'“熟”字用的非常妙,成熟,熟透,还没溃烂,刚刚好。这种说法既形象,又切合实际。我觉得我这个年龄的人归于这类人还比较合适。

当然,说一个人老不老,还不仅仅是看年龄,心态也很重要。三十岁的年纪,七十岁的心理,属于未老先衰;七十岁的年纪,三十岁的心理,这叫老当益壮。我内退的时候,才52岁,按说是老了,不老的话,人家为什么叫你退休?可我确实不大服气。直到七八年后的今天,我还能坚持每天一篇博文,说明我的反应还不算太愚钝;朋友聚会,喝个半斤六两的高度白酒也不至于酩酊大醉,说明我的胃口还算不错;时不时还到外地旅旅游,说明腿脚还算利索。有此三者,何老之有?

至于有人说我“心态老”,我想也不准确。确实,现在对一些名利之类的身外之物看的淡了,但那并不是颓废,也不是混吃等死,而是一种经历过后的识破,醒悟,豁达,不仅不是颓废,反倒是一种更大的超脱、潇洒、通透,更重视生命的质量,活得更自在,更有趣。

所以,如果让我自己认领的话,我既不认领中年,也不认领老年,我认领“熟年”。

                                                                                              2018-4-2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愚蠢的晚餐
后一篇:形孤影单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