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骋怀

标签:
旅游 |
分类: 散文 |





永通老总李弟国栋,新柴烧冷灶,邀几个早已被踢出社会边缘的老家伙踏春看梨花。身为梨乡人,生于斯长于斯,自幼熏染,梨花早已拨动不了那根近乎糟朽的心弦,反而容易对景生情,记起此刻梨农的辛苦与临深履薄的恐惧,哪里还有闲情逸致去搔首弄姿的拍照,酸文假醋的吟咏?但此番国栋弟胜意可感,自然不能不识抬举;况且午间有美酒召唤,舍命不舍酒,自然要去的。
前天刚刚从梨区路过。斯时气温骤降,天落霰粒,不由为梨农担心。梨树花期,最怕的就是下雨与霜冻。一旦遭遇则花开无粉,也就意味着秋后减产或绝产。今天实地再看,情形似乎还不那么悲观,心始稍安,看着梨花也顺眼起来。宝春弟长于摄影,把死物也能拍活了,在他镜头下的梨花,便有了各种的情致。
为了吸引游客,梨园了建了个高大的观景台。拾级而上,果然看到了于平地所看不到的风景。天地愈加广阔,漫地的梨花伸展开去,便如白色的海洋了。高台仿佛波涛中的大船,心里立马有了舵手的感觉。窝囊半生,从来都是被人吆来喝去,忍气吞声惯了的,从未体会过高高在上的滋味。如今登高台而小天下,大概就是这种领袖的感觉吧?其实,这种感觉也曾领略过一次。那座著名的城楼刚刚开放的时候,花了十元钱上去游览。站在高高的城楼之上,眼前出现了红旗招展、山呼万岁的景象。于是,情不自禁的效仿着伟人向远方招了招手,只是没有预期的欢呼。顿时醒悟过来,那只是幻象而已。如今站在梨乡的观景台上,当年的幻象似乎复活,不禁再过一把领袖瘾。但这瘾来得快,去的也快,因为眼前的海洋,不是红色,而是白的。顿时有几分气馁:大船也好,指挥台也好,都是幻象。没有了海洋,没有了欢呼,它就是一副光秃秃的铁架子。
随着气馁,忧思也随之而至。梨海花景固然好看,也仅仅好看而已,顶多挣几个存车费。这些年鸭梨行情很差,改良过的品种,味道又寡淡得很,日啖鸭梨三两个,不辞长做齐桥人的幸福感不见了,红运从此乘鹤去,此地空余白梨花。对官家来说,鸭梨第一乡的招牌是不能丢的,硬撑也得撑着。不过,老百姓没有踏春赏花的心思,也没有窗口形象的高度, 雪白的花海下面,隐藏的是梨农深深的忧虑,毕竟,那几个存车费支撑不起一家人的生活。故而很多人已经刨掉梨树,开始种植其他品种了。
我知道,有一些热心人为保住“鸭梨之乡”的牌子在苦力支撑,似乎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但能够惠及众生吗?如果不能,梨农们实际的很,不挣钱就会把树刨了,顺便把游客们的游兴也刨了。就像眼前这座观景台,如果没了梨花的衬托,也就仅仅是一座空架子而已。
希望那一天永远不要到来,让那些生活优裕的人们继续有花可看。
不过,中午的那顿饭确实不错,酒菜俱美,国栋夫妇的情意也很美,颇值一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