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树与叶的爱恋

(2018-03-10 05:43:18)
标签:

文化

分类: 文艺评论

早春的旷野,料峭的寒风,破败的院落,还有一株尚未萌芽的老树,吸引了一位年轻人的走近。于是,有了叶长亮的这篇精美之作《初春老树》。

荒芜、凋敝、破败给人以凄凉的感觉,但这棵老树不然。它“不卑不亢高傲孑然伫立,和院子凝结在了一起如同雕塑”。在这个曾经热络的院子里,也许发生过很多花开花落、聚散离合的故事,如今“人去了,院败了,老树依然深情依依地守望着这个残破的院落,没有失落和伤感,更没有愤恨和哀怨,它等待在那儿,坚定决然,好像在静静地等待散的人儿回来,又好像那院子里的人们至始就没有散去”。是的,它在坚守。但是,“有深情的等待仅仅是个幻想,散了的人儿再也不会回来,再也不会聚在它的荫下,永远……”当然,“也许它根本就知道一切,它的情感让它无法改变,在它的生命中这个院落就是它情感唯一寄存的地方,它无法选择也不愿选择。”“有这份深深地依恋,默默地坚守,有了它的存在,这片院子的魂还在,……这个院子的生命还在延续。”

这株树,把自己站成了一道形而上的风景。

叶长亮笔下的老树,成就了作品的精美与深邃。我在他的文章后面跟了一句:“优美的文字,有了思想的支撑。”

长亮的作品,我读的并不多,寥寥数篇,不俗的才华已足以引起我的喜欢,我甚至专门写过一篇读后感。不过,喜欢的同时,仍有不满意的存在,比如小说作品局限于通过生动的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却不能让人从浅层的道理体味到更深一层的道理。作家毕竟不是道理宣讲师,如果仅仅满足于讲道理,不如干脆去读通讯报道;而是应该通过形象的塑造让读者参悟到现象的本质,比如人性,比如生命。散文也是如此,不能被华丽的辞藻,或似深实浅的抒情或哲理,淹没了对人的深层思考。一篇作品读完就完了,引不起读者掩卷之后的思索与回味。这篇《初春老树》不同。作者并没有把这株老树仅仅当做自然景物来描写,而是当做一个有生命的人来叙述,来刻画。它不仅坚强,还有坚韧,乃至顽固;它也有自己的期待与盼望,无奈与苦涩。但无论如何,它仍然在坚守着。有了这份坚守,院子的魂还在,大地的魂还在,人类的魂还在。它为世人提供了淡定与沉静的范本;对当下这个浮躁的世界,是一种无言的提醒与警诫。它也讲了道理,但这个道理是通过老树自身来讲的,是读者通过作品悟出来的,它深邃、隽永,韵味悠长。读完之后,读者会发出会心的笑,这笑,是佛陀的拈花一笑。于是,作者与读者达到了一种高度的契合与呼应。

思想是骨架,还应有一件华美的外饰。《初春老树》的语言精致、简洁、老道,远远超拔于作者过去的作品。作品开始的荒野,寒风,破院,孤树,架构起一个凄美的意境;通篇下来,始终保持这样的一种格调;而平缓、沉静而流畅的叙述,与其紧密的融合,形成了情与境的和谐。这种语言风格,我喜欢。

长亮有个习惯,不管小说或散文,喜欢在最后点一下题。看上去似乎是提炼与升华,其实是一种不自信,也是对读者的不信任。其实应该相信读者,写出来的东西,你想到了,他就能体味得到。如此一来,所谓的点睛之笔反而成了蛇足。这篇《初春老树》也有此不足,比如最后的结尾。 

 叶因树而存在,树因叶而美丽。没有叶长亮,那株老树就只是一株无人问津的老树,光秃而无趣;因为叶长亮给它添了“叶子”,才是一道好看的风景。此叶非彼叶,此叶亦彼叶,树成全了叶,叶也成全了树,此叶也成全了彼叶。

每每看到年轻朋友的进步,都由衷地高兴,特别是读到好的作品,总想说说自己的读后感。这其实表达的是一种喜欢。

                                                                                                  2018-3-9

附:《初春老树》,作者:叶长亮

 初春,我徒步行走在巡线路上,风吹来依然料峭,但我能感到大地的醒来,放眼陌野舒旷宁静,大地虽然没有了冬日的肃杀凛冽,但也不失威严和肃穆,远处缥缥缈缈随风而来单缸拖拉机那砰砰的声响,给这片土地带来了一丝萌芽的生机。

寂静旷野中有一处荒芜破败的院子,远远望去让人心中自然感到一种凄凉。这个三进三出的院落不知是何人所建,也不知道什么原因破败萧条无人问理,荒凉地横卧在原野中,就在这被沉沉垂暮包裹的院子中,有一棵老树不卑不亢高傲孑然伫立,和院子凝结在了一起如同雕塑。

我慢慢地靠近,院子连同那棵老树渐渐地清晰起来,我围着院子转了一周,仰望老树,我只是感觉自己像圆规一端的铅笔一样,围着老树和院子画了一个圈又回到了起始的原点。我无心迈入那个破乱不堪的院子,也更没有兴趣从残垣断壁与成堆破衣烂衫中找寻院子的答案,我凝望端详老树,感觉它的苍劲傲然。

我喜欢树,更喜欢老树,虽然没有只言片语,但它有生命,有气质,有性格,光阴的痕迹驻留在了它道道年轮之中,或喜或忧,或刚烈或恬静,我迷恋它的沧桑和沉默,让我的心随它去得很远很远,远在我生命之前。

虽然初春老树没有盛夏的繁茂茵茵,但傲迎春风昂然不屈。它的威严和傲然让我不敢问起它过往的感慨和沧桑,但我绝又舍不得离它而去,只好无言肃立,盼望等它凝望远方后能够发现仰望它的我。

一阵风袭来轻轻摇曳着枝条,好像一位少年微微拉扯一位老者的衣襟,祈求它讲述它圈圈年轮中,发生在这个曾经热络的院子里花开花落、聚散离合的故事。老树肃穆深情,没有语言,也仅仅是对目而视的瞬间我理解了它心中的一切,也许缘是那故事早已在我的心中。

寒暑交替,日朝日夕,人去了,院败了,老树依然深情依依地守望着这个残破的院落,没有失落和伤感,更没有愤恨和哀怨,它等待在那儿,坚定决然,好像在静静地等待散的人儿回来,又好像那院子里的人们至始就没有散去,院子一如既往地熙熙攘攘,悲欢交织,大伙依然聚在它的荫下,喝茶、聊天、休憩、忙碌、私言情话。

我慨叹老树的执著,在我看来所有深情的等待仅仅是个幻想,散了的人儿再也不会回来,再也不会聚在它的荫下,永远……我不忍它无谓地坚守和守望,想告诉它这一切时,话到嘴边又咽下,我不知道是不忍心告诉它,还是不忍心说服自己,我真的不忍心惊醒它的梦,它一直坚守的梦,碎梦一地时又是何等的凄凉。

也许它根本就知道一切,它的情感让它无法改变,在它的生命中这个院落就是它情感唯一寄存的地方,它无法选择也不愿选择,抹不掉的记忆,换不掉的深情,一切的改变只有来生的选择。

有这份深深地依恋,默默地坚守,有了它的存在,这片院子的魂还在,才会有像我这样的到访者,才有人告诉我曾经发生在这个院落中的故事,也是有了它,这个院子的生命还在延续,因为春天到来时老树枝叶依然繁茂。

我静静地看着这棵老树,看着它在风中守望。那棵老树又何尝不是我自己,人生过半,很多很多自己曾经的人和事都不会再来,成为自己永久封存的记忆,可自己如同老树一样依然固执地回忆曾经的过往记忆,希望和它们重逢,重温自己过往的记忆。

老树,我感动于你的执著守望,让我苍凉的心有了一丝的温暖和安慰,让我的梦有了可以依存的地方。

201839日《沧州日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潇洒穷光蛋
后一篇:“撅起”的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