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堂可有长寿面?

(2017-12-01 05:30:01)
标签:

情感

分类: 散文

                         天堂可有长寿面?

                               (父母六十大寿留影)

昨天吃早饭的时候,我问老伴:“明天中午吃什么?”对我这无头无脑的问话,老伴一时有点诧异,但随即就反应过来了,说:“不是吃长寿面吗?”

老伴是全家人的活字典,每个人的生辰八字都在她心里装着。今天,是吃长寿面的日子,因为是父母的冥诞。父母二人相差一岁,却是同月同日的生日:农历十月十四。老人健在的时候,这一天都是要吃长寿面的。老人不在了,照样如此。其实,我不问,老伴也不会忘记。全家人谁过生日她都记得清清楚楚。作为家庭的女主人,这是她的职责所在;而这份职责,是她从母亲那里传授过来的。

过去在农村,除了高龄老人做寿,没有人会把生日当成一回事,尤其是农忙的季节,地里的活儿追着,脚后跟都朝前了,哪里还会过什么生日?但在我们家不会忘记,即便你自己忘了,还有母亲记着。这一天中午,家里必然吃面条,也就是长寿面。农闲的时候,会郑重其事的吃一顿丰盛的凉面,面条是母亲亲手擀的,又细又长,宽窄整齐;卤子也比平日丰富,应时的蔬菜卤,里面会有难得的腊肉丝;作为配菜的菜码也很多,黄瓜丝、焯豆芽、胡萝卜丝、芝麻盐等等,一应俱全;农忙季节,顾不得弄这么丰盛,但一顿葱花面汤是免不了的。即便是经济最困难的那些年,仍然如此。那时,吃白面是件很奢侈的事情,赶上年头不好,生产队里根本不开称,因为打下的麦子,连来年的麦种都不够。一年到头连一粒麦子都不分,哪里来的白面可吃?即便过年的时候,都是靠上级救济,才能吃上一顿过年饺子,正月初一中午,就改吃窝窝头了。平时就更不用提了,吃白面连想都不用想。但是,母亲有办法。没有白面,她会用细面箩将玉米面箩一遍,再将细玉米面加水和面。玉米面活不到一起,母亲就把榆树皮轧成粉,作为粘合剂加在面里,就能擀成面片,切成细细的面条。虽然不如白面条口感那么细腻、润滑,但加上葱花油,那味道已经是当时所能吃到的至味了。你别说,即便到了后来条件好了,凉面成了家常便饭,菜卤也比当年丰盛了许多,但在记忆里,仍然胜不过当年那顿细玉米面的热面条。

到今年,母亲走了整整十年了。从此,谁的生日她也不操心了;但她的这一职责,被老伴继承下来了。全家人不管谁过生日,也不管本人在不在家,中午家里一定是吃长寿面的。

今天是父母的冥诞,在天堂里,有人会为您们过生日,吃长寿面吗?但是,咱家里有。我会将两碗丰盛的凉面,献祭在您们的灵位之前。

双亲大人,尚飨!

                                        2017-12-1,农历十月十四,父母冥诞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炳公回乡记
后一篇:《交河县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