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土一派霭岚青

标签:
情感 |
分类: 散文 |

初识王岚青,是她还在泊一中就读的时候。当时,我在《泊头报》负责编第一与第四版,即要闻版与副刊。王岚青与几个喜欢文学的同学来报社送稿,也就认识了。王岚青文笔很好,带有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柔美,而且有年轻人独到的思考,写出的东西有一定深度。那时的她很单纯,一直喊我老师,除了文学,还会问我很多其他的问题,比如家庭,生活,学习等等,甚至与同学之间闹意见,都会向我倾诉。1989年元旦,她们搞班级联欢,她跑来请我参加,还要我拉着编辑部的几位老师一起去。不忍拂了她的诚意,我还真的叫着郝熙祥、田宝春、王方正等报社同仁以及作家闻章一起去了。校长到她们班上巡视,才发现我们也在,他事先根本不知道我们去,就再三道歉。他想不到一个年纪轻轻的中学生会把我们都请去。那一晚,我们也都扯下面具,与师生们一起狂欢,唱歌、唱戏,朗诵诗歌,玩得不亦乐乎。我还清唱了一段麒派名剧《徐策跑城》,宝春趁机用相机拍下了这一幕。
不久,《泊头报》这棵树倒了,大家纷纷作鸟兽散,我也回到了教育局,与岚青见面的机会就少了,只有市里搞文学活动的时候,才能见一面。但对她的写作我却一直关注着,并为她的点滴进步而高兴。后来,我调到了青少年活动中心。有一次她来找我,说她与几个同好正在筹建传统文化协会之类的组织,希望我出面担纲,我婉言谢绝了。我知道她有一点失望,但我实在算不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忠实追随者,我无法言不由衷的去为传统文化表达膜拜之意,最终还是拒绝了她的好意,所以,一直对她心存歉意。
不知从谁那儿得知她得了不治之症,但我一直没有忍心问她本人,只是从外围打听一下消息。后来,见她在从事公益事业与弘扬国学方面很活跃,觉得既然她心态这么好,又看不出病情有多么严重,就自欺欺人的认为,噩运可能已经放过她了。没想到,她还是撒手走了。可恨无情王母,女人何苦为难女人,偌大瑶池,美女如云,又不独缺这一个仙子,何以匆匆将她召回?
一闭上眼,岚青那副美丽而知性的模样就清晰地出现在脑海,那真诚而略带浑厚的一声“老师”,使我无法不老泪纵横。我忽然醒悟:苍天无道,王母凶残,岚青不会去那儿的。她的天国在西天,那儿才是她灵魂的最终归宿。我佛慈悲,会派最贴心的仙子前来接引。希望岚青乘云驾鹤,步步踩着莲花,去往那幸福的极乐世界。
西天乐土,云祥岚青。岚青,善自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