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祭

(2017-06-27 03:05:33)
标签:

情感

分类: 散文

【肖泰按】因为编《宛在集》,整理过去的文章,发现了这篇小文。它作于2001年清明节,发表于2001411日《泊头教育》第11期(总第92期)。此时,距父亲去世,只有半年时间。文字很粗糙,但情感是真挚的;十六七年过去了,现在重读,仍然止不住老泪纵横。所以,重新发在博客上,以致哀思。


    父亲分明感到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于是,将平时所每日必读的书法字帖、名人作品选、对联书籍整齐地码成一摞,将数杆大大小小的毛笔洗刷得干干净净,让母亲放到我的书房里,说:“用不着了。”

果然,父亲从此没再看这些东西一眼,甚至再未提过酷爱终生的书法之类的话题。一两个月后,病情终于不治,在嘱托完所有的亲人之后,告别了他生活了六十七年的世界。

那摞书与毛笔,就静静的摆在书房里,我始终没有动过。处理完老人的后事,我独自一人呆坐在书房,满脑子空白。经历过之后,才真正懂得了什么叫撕心裂肺,什么叫欲哭无泪。父亲1997年被确诊为结肠癌,后转为肝癌,平均每年一次大手术。经历了三次大手术的痛苦之后,终于也未能挽留住他的生命。家里人一直都瞒着他的病情,但以他的一世精明,恐怕他心里早就有数了,只是不愿捅破这层纸罢了。当他把心爱一生的笔砚收拾起来交付家人的时候,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发生了什么,只是谁也不忍心说破。

我的祖上几乎都是读书人。直到现在,还不时有人提起我的家学渊源。其实,父亲小时候正逢乱世,只读过四年小学;但凭着自己的好学,在村里算是有文化的“先生”一类的人物了。他在生产队当了几十年会计,闭着眼能够把算盘打得滚瓜烂熟;他的书法,尤为村里人所称道。每到春节临近,远远近近的人们就会拿着红纸涌到我家,让父亲写对联。父亲也有求必应,来者不拒,写好的对联摆的几间屋子插脚不下。有时候自己还要白搭纸墨,惹得母亲总是唠叨。平时,父亲看到一幅好的书法作品,总要反复揣摩,一边看一边用手指比划,怅然的对我们说:“可惜我小时候没有条件……

也许是因为遗憾于自己没有完成读书的心愿,父亲转而将希望寄托在我的身上。上学期间,只要我说学习,简直是一路绿灯,家里的任何活儿都不叫我干,惹得姐妹们都不高兴。我初中毕业升高中时,却叫他伤了心。那年正赶上推荐选拔,也就是升学不再考试,而是靠推荐选拔录取新生。这其实是给有门头的人开了方便之门。虽然我的老师不忍心,勉强把我推荐上去,但是排在最后一名,结果让一位有门路的女同学給顶了。父亲看我很消极,心里的焦灼可想而知。他四处托关系,找熟人,进庙烧香,见佛磕头,遇到混点官差的就请人家喝酒,但最后仍然无济于事。他愤怒的对李堪君老师说:“你瞧着,要是没有当老师的,我下辈儿的孩子就不叫他上学!”直到多年之后,父亲与人聊天,还不时惋惜的说我“被耽误了”。

失学之后,我一边参加生产队劳动,一边坚持文学创作,当我的散文《秋风曲》第一次变成铅字,刊登在县文化馆的小报《交河文艺》上面,父亲比我还高兴,到处炫耀。那时,我嗜学如命,白天干活,晚上写作,第二天一早,鼻孔里都是灯烟。为了支持我的写作,家里有什么活儿,尽量不叫我。他从年轻就在村里当干部,基本没干过苦力活,可农村实行责任制以后,十五六亩耕地与十来亩果树,都压倒他与姐妹们肩上。我到城里工作以后,有一次周末回家,他叫我与他铡草,他摁铡刀,我续草(因为续草轻松一些)。铡完之后,把铡碎的草装到筐里,到前面的坑塘里去清洗。家里离坑塘有多半里路,我要去清洗,他坚持不用,自己扛着草筐走了。看着他那瘦小的身子扛着硕大的草筐,光着的脊背上汗水携带着草屑与泥土流淌,我忍不住鼻子发酸,情不自禁的想起朱自清的《背影》,两副背影,一样父爱,何其相似乃尔!

父亲常常抱怨没有时间练习书法,我把他接进城生活之后,他终于有了充裕的时间满足自己的爱好了。他每天都要写很多字,写完了还要挂在墙上自我斟酌,自我欣赏,甚是自得其乐。市里举办书画展,我把他的一幅作品拿去参展,他自己悄悄地坐着公交汽车看了好几次。当他得知自己的病已经无望时,他给我的姐妹们每人写了一幅字,说是留个念想。

果然就成了念想。在他弥留之际,遵照母亲的嘱托,我将病情的真实情况告诉了他。他的神志还很清醒,听了我的话,他的嘴唇蠕动着:“癌症啊?”待了片刻,说:“爱嘛样嘛样吧。”没几天,父亲就走了。烧三的时候,母亲提议,请裱糊匠专门裱糊了纸笔纸砚,在父亲的坟前焚化。亲颜渺矣,不知魂魄归何处;冥路漫漫,只愿此物慰英灵。父亲,一路走好!

今天是清明节,我将去父亲的目前祭奠。死者长已矣,作为生者,我无法用笔写下我的悲伤与痛苦。苍天垂泪,万木同悲;梨花戴孝,满眼皆麻!睹物思人,情何以堪!我想,我只有好好地活着,活得好好的,方可告慰九泉之下的父亲。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抬头看天,果然阴沉得很,真的要下雨了。父亲,写完这篇小文,我就要踏上上坟的路上了。

                 2001年清明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为冯秋菊喝彩
后一篇:上帝起驾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