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走马

标签:
旅游 |
分类: 散文 |


老年文学社组织下乡采风,荆建恩特意打电话邀我参加。建恩是老干部局副局长,又是老亲表弟,尽管我历来很少参加类似的活动,但他亲自打电话,我是必须要参加的,于是,急急如律令,屁颠屁颠的去了。
此次行程很简单,参观三个地方:洼里王镇后八尺高村、市农村供水公司与西辛店乡后杨庄。第一站是后八尺高村。这个村并不大,地处清凉江畔。一个地方有了水,就有了灵气,再加上近几年搞新农村建设,村里瓦舍明亮,花木茂盛,点缀以凉亭曲径,音乐喷泉,风景颇有可看处。这个村依靠传统的铸造工艺致富,带动了乡村旅游。近年我深居简出,消息闭塞,想不到乡下还有如此的景致,看了心里很是感慨。在工艺铸造公司,参观了他们出产的铸造产品,琳琅满目,摆满了整个大厅,工艺精美,品种丰富,令人叹为观止。公司负责人力邀写字纪念,几番苦辞不得,只得临阵披挂,仓促写下“天地岂止八尺高,千寻万仞通碧瑶”几个字,文气涩滞,败笔迭出,勉强应命而已。
出了八尺高,下一站是设在交河镇西辛阁村的市农村供水公司。它属于南水北调工程,是个新项目,大型的供水设备,负责供应全市西部的饮水。工程刚刚竣工,即将投入使用,目前正在调试阶段,再过两三天就可以正式供水了,这对改善农民的饮水品质起着很好的作用。
最后一站是西辛店乡的北杨村,该村最大的亮点是孤寡老人的养老问题。按国家政策,孤寡老人是要进养老院的,但老人们生于斯长于斯,故土难离,说什么也不愿离开家园去住养老院。但是在家里又没人伺候,居住条件十分简陋,盖不起新居。村里就将六户孤寡集中起来,利用国家的补助,加上村民的资助,盖起一个宽敞明亮,设备先进齐全的微型养老院。这是一个新的养老模式,新华社都做了专题报道。我对村里的农家生活展览馆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这里陈列的都是过去庄稼人使用的旧家具、旧农具。现在,这些东西在农村基本都已消失了,青年人对此根本不认识。村里设立这个展览馆,目的就是教育青年人。我是农村出来的,对这一切感到十分亲切,唤起我长久的回忆与感慨。大家也纷纷拍照留念。
中午,西辛店乡政府招待大家,吃的是附近有名的老席。味道纯正,是眼下很难吃到的传统佳肴;配以本地名酒“十里香”,酒菜俱美,大家吃的都很开心。看美景,吃美食,此行不虚,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