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冷灶热烧

(2017-02-26 01:18:09)
标签:

情感

分类: 散文
                             ——为友人造像(56)
              冷灶热烧
                                               夏文强近照(田宝春摄影)
    《为友人造像》已写了几十篇,唯独没有夏文强的名字。知道我俩关系的朋友就问为什么。我说,在这之前已经写过一篇《冷灶煮米记》,要说的话基本都在里面了。朋友说:“那不一样。《为友人造像》写了那么多朋友,独独缺了夏文强,人家还以为你俩不是朋友呢。”想想也对,毕竟读《造像》的人未必读过《冷灶煮米记》。那我就再写一篇吧。
    认识文强,是通过一件案子。我的一位姐姐与邻里因为房基闹矛盾,被强行堵了下水道。经人调解无效,就走了法律程序,负责此案的正是夏文强。他亲自到了村里,未执法时先用情,情理法结合,既没有激化矛盾,又化解了一场久拖不决的纠纷。因此,我对他的执法能力很是欣赏。通过这件案子,我俩就熟了,随着交往的加深,使我对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原来,他并不是法律科班出身,而是学历史的。我在《冷灶煮米记》中写道:“我总觉得学历史的人见识比一般人广,鉴古知今,站位总要高一些。他爱读书,在人心浮躁的当下,能够坐下来静静地读一点书,甘于青灯黄卷,已是难得的了。在我看来,他本质上还是一个文人。所谓文人,不是皮相,而是骨子里的孤傲与清高。我们见惯了那种引用几句教科书名词便称学者,会攒几个长短句便以诗人自居的所谓文人。余虽未迈进文人门槛,却依旧视此等人为鄙履的。我倒是愿意与文强这样的兄弟引为同道,起码互相之间能够说点人话,办点人事。这自然要比那种自鸣得意的穷酸文人要高出许多。远方虽然不远,但诗歌还是有的。”这是我对他总的印象。
  多少年过去了,友情一直延续下来。每当闲暇之时,电话一响:“勉哥,中午有安排吗?”我就知道,他想与我喝酒了。不一会儿,车就到了门口。这样的喝酒才是真的喝酒,人不多,也就是三五知己;既没有平时酒菜上的寒暄礼让,也没有北方人特有的威猛逼酒,几个老友,且喝且聊,谈兴,酒兴,不时再来点诗兴,这酒喝的澄澈而清净,平顺而温暖。直到我赋闲在家,虽然算不得门前冷落车马稀(因为此前就没有热闹过),毕竟酒局比从前少了。古人云:人走茶凉。这是自然规律,怪不得别人。但有的人就是不顾这些,端着热茶追上你的门去,比如夏文强。这样的朋友,绝对超拔于世俗的名利之上,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里送炭,其实也就是我说的冷灶煮米的意思。本来是冷锅凉灶,有人添了一把柴,寒冷遁了,温暖至了,使你渐次凉下去的心,又渐次暖了起来。于是,你会觉得虽然近黄昏,夕阳仍然好;使你知道人间仍有留恋处,活着确比死了强。此时的友情,是你人生孤旅中木板屋透出的烛光,是命运画卷上的一抹暖色,是干渴时眼前的一道潺潺小溪,是黎明时醒来的第一声鸟啼,是困顿时递过来的一张憩床,是荒芜的心田里突然从萌生出的一丛鲜花。这把火,烧的还不好吗?
    年前,文强特地给我送来一箱他珍藏多年的老酒,真正的老酒。老友配老酒,适得其宜。这箱酒,我要慢慢的饮,细细的品,直到满口馥郁的酒香,把以后的日子也染香。
                                                                                                                                        2017,2,26,于沪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蛹的蜕变
后一篇:木阳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