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的年似乎最没年味。腊月二十四来到这里,今天就是除夕了,还一直这样的安静。既没有对联的红火,也没有鞭炮的热闹。人倒是齐了,女儿从北京赶过来,算是全家团圆了。亲家也赶过来,两家并在一起过年,一下子热闹了。
今年是我第一次在南方过年。青青是南方人,江苏盐城。北方人与南方人一起过春节,其实是两种文化的融合。具体怎么过,我的意见是,完全按照南方的习俗过一次。一是对亲家与青青的尊重,二是想体会一下南方人过春节的滋味。征求了儿女们的意见,他们认为可以来个大合并,年夜饭既有南方人的汤圆,也有北方人的饺子。南方人吃汤圆,北方人吃饺子,各得其所;当然,南方人也可以吃饺子,北方人也可以吃汤圆,南北融合。“融融”其乐,其乐融融。
过年了,自然有些感慨,主要是觉得日子过得太快。日月如梭,梭尖把心都刺疼了。都说人一辈子就怕三晃:一晃大了,再晃老了;往下再晃,更不妙了。大过年的,这种话题不提也罢。那就说点高兴的。人觉得日子过得快,其实也说明日子好过。如果日子过得艰难,出门躲债,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就绝对不会觉得快,而是嫌它慢,度日如年了。过去称过年为“年关”,说的是过年像过关。现在觉得时间过得快,说明太阳出来了,大春回来了,白毛女重见天日,好日子到了。
说到底,鞭炮也好,春联也好,那都是种形式,面上的东西。真正的幸福,是在内心里。心中难过,山珍海味也味同嚼蜡;心中快乐,粗茶淡饭也甘之如饴。妻如拐杖,相持扶将,男帅女秀,事业有成;儿媳淑德,厅厨俱佳;囊中不丰,温饱无虞;房屋虽小,足以安身。前无忧,后无虑;左可靠,右可依;左右逢源,进退有据;上天有路,入地有门;逢山开路,遇河架桥。惜乎老矣,夫老何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