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不劝酒
(2016-12-06 04:11:01)
标签:
健康 |
分类: 杂谈 |
昨天傍晚,一位从前的老朋友来访。这位老朋友是我多年的同事,长我七岁。只是自从他内退十几年来就很少见面。最近一直打电话,想叫我为他鉴赏一下他最近得到的几张字画。一进门,就发现他脸红红的,他自己说中午喝了酒。老朋友见面自然要喝点,我还特意叫来另一位老朋友作陪。他为人很实在,喝酒也很豪爽,很快四五两酒就下了肚,还与作陪的朋友较劲。我不敢再劝,赶紧催着上饭。饭后送他们走,下台阶的时候,他一下子脚下踩空了,重重的摔在地上,我赶紧把他扶起来。可把一旁的老伴吓坏了,指责我动作太慢。朋友说没事,不顾我的阻拦,还是骑车走了。他到家之后打电话来,这才把心放下。老伴埋怨说:“要真的摔坏了,看你怎么向人家家人交代!”
朋友毕竟是六十五六岁的人了,在我家喝酒,要是出点意外,还真是无法向人家家人交代。想想我也有点后怕。中国有句俗话,叫“六十不劝酒,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意思是说家里来客,如果对方年过六十,千万不要劝他多喝酒;年过七十,不能留他过夜;年过八十,连饭也不能留了。无它,就是因为年纪的缘故,经不起折腾了,所以才有“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说法。现在,我自己也是一把子年纪的人了,经常聚会的也大多是中老年人。北方人喝酒又豪爽,因为喝酒过度而得病的人并不鲜见,甚至还有的把命搭上,引起了纠纷。能够聚在一起喝酒,肯定关系不错,但因为喝酒而影响感情,甚至引起纠纷,显然都不是出于本意。我是个喝酒很豪爽的人,交了一帮狐朋狗友也大抵如此。但岁月不饶人,都不是拼酒的年龄了。真要是拼出点毛病来,确实得不偿失。现在不是流行一句话吗?叫不忘初心。本来是因为感情而喝酒,却因为喝酒而影响了感情,可不就是违背了初心。所以,这两年与朋友聚会,就收敛了许多,不再那么嚣张,那么咄咄逼人了。
其实,这也是生活方式与人际交往方式的一种转变。 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大声骂娘,这种粗犷、豪放,体现了北方文明的特点。但是,这种特点是一面双刃剑,一方面在体现了豪爽的同时,也显现出它与现代文明不相符的野蛮。在这方面,北方人确实应该向南方人学习。劝酒时,应该点到为止,绝对不能再喝三吆四,拿出一副不喝酒就要动刀子的架势了。上了点年纪的人,尤其应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