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京都探情

(2016-02-21 00:02:59)
标签:

情感

    20日上午,与老伴、女儿坐K286次列车,到北京看望生病的杜保安老师。

    到达北京时,已是下午一点半。到女儿住处稍事收拾,即打的向杜老师家所在的惠新里小区而去。现在的科技发达,带来很大的方便,有电子导航,不用问路,直接就到了杜老师家的楼下。来开门的,是一位与我年纪相仿的男子,不用问,是杜老师的儿子了。闻声迎出来的,是杜老师的夫人张绿慧女士,一位满头白发,面目慈祥的老人。事前,我们在电话里早就交谈过了。进门之后,也没寒暄,直接奔向杜老师的卧室。一眼就望见了躺在病榻上的杜老师,他的鼻子里插着管子,气色还不错,眼睛也有神,看得出家人照顾得很好。他的意识很清醒,只是不能说话了。当他的夫人问他认不认识我的时候,他很吃力的说出“李洪勉”三个字。看他说话很困难的样子,我心里很难过:这还是那个为人热情、和蔼可亲的杜老师吗?
   因为杜老师不能说话,我只能向他的夫人打听情况。杜老师是1939年生人,今年已经七十七岁高龄了。从《中国少年报》文艺部主任的位置上退下来之后,还一直应邀负责该报的国际青少年书信大赛工作。自第一届大赛开始,杜老师就是它的主要负责人,培养了一大批儿童文学作家。直到2015年,因为病情的不断加重,他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无可奈何的告别了他热爱了一辈子的编辑工作。去年十月份,因为脑部大面积梗塞,瘫痪在床,也失去了语言表达能力。经过医院的紧急抢救与家人的精心护理,病情这才稳定下来。但是,要完全康复,希望很渺茫。在医生的建议下,回到家里做保守治疗。我问他的夫人,经过康复治疗,还有没有重新站起来的可能?他夫人摇摇头,说将来能够自如的坐起来就不错了。我心里忍不住感到一种巨大的悲哀:难道杜老师就永远也站不起来了?人的生命就像易碎的玻璃,是多麽的脆弱啊!
   在我与他的家人交谈的时候,杜老师一直目不转睛的看着我,分明有许多话想对我说,但又说不出来。他的手一直握着我的手,当我们说话说到某个关键节点的时候,就会明显的感觉到他的手在用力。我知道,这是他在向我表达他的心情。望着他痛苦的表情,我心里也很痛苦,明明看着他忍受病痛的折磨,我却无能为力,不能施之援手;但转念一想:不对,最痛苦的还是杜老师本人。我们的痛苦,只不过是同情的痛苦;而他的痛苦,却是无法与人交流,无法向人诉说的痛苦。这种痛苦,是我们常人所想象不到,也体会不到的。
   因为怕影响杜老师的休息,不愿过多打扰,只能告退了。此时一切的语言都苍白无力,只能说几句好好休息、安心养病之类无用的废话。谢绝了他的家人热情挽留,告辞出来。在回来的路上,老伴与女儿都说:“这次你的心病总算了了。”我说:“了是了了,只是心里仍然不舒服。”是啊,一段持续了三十五年的友情,实际上已经面临终结。我虽说了会再来看他,但来的机会肯定不多了。这该是一直怎样的人生悲哀啊。
    本来气象台预报今天有雨雪,但是,太阳朗照,天气很好。大街上车水马龙,芸芸众生都在为了自己的生活而奔波,他们哪里知道有一位老人在忍受着病痛的折磨!这位老人安分一生,奉献一生,老天却用这样的遭遇来对待他,天理何在!
   杜老师,衷心祝愿您早日痊愈!好人会有好报。我相信老天不会那么绝情的。
                                                 2016,2,20,于北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重宠无善终
后一篇:贵阳寻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