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逢家变
(2015-11-03 03:17:18)
标签:
情感 |
分类: 散文 |
2010年,青青遭遇了一场重大的家庭变故,使两个人的感情受到了第一次严峻的考验。那就是青青妈妈的突然离世。
关于青青妈妈去世的详情,我至今也不很清楚。在对待儿女的问题上,我历来秉持一个多看少说的态度。毕竟是两代人,承认不承认,代沟也在那儿存在着。父母过多的干预,只能拆掉中间的桥板,使两代人的沟通更加困难。孩子们想跟你说的,你不问他也会说;他不想对你说的,问了也枉然。既然如此,我觉得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经常不断地给他们提个醒就是了。所以,她妈妈去世的情形,我一直没有问,生怕重新揭起她心中的伤疤。似乎儿子向他妈妈倒是简单的提起过,说是受惊吓引起心脏病而死的。
青青的父亲是属鼠的,比我小一岁。夫妻俩守着青青这一个独生女过日子。青青的父亲是木匠,成年在上海打工;青青毕业后,也到上海工作,家里就只剩下青青妈妈一个人。她的体格看上去还不错,平时家里家外的活儿,都由她一个人操持。据说有一天晚上下暴雨,雷电交加,天黑的伸手不见五指。家里只有青青妈妈一个女人在家,心理肯定很恐惧,引起了平时未曾注意的心脏病猝发。加上身边无人照顾,未能得到及时而有效的治疗,导致了这个不幸的女人的过早离世。
8月24日,儿子来电话,说青青的妈妈病重,青青准备回老家。我嘱咐儿子,作为她的男朋友,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你必须陪伴在她的身边。于是,就跟着也去了青青的老家。第二天,儿子又来电话,说青青的妈妈前天就已经去世了,只是怕青青在路上着急出现意外,才故意说是病重。得到这一噩耗,我也感到很震惊,一个大活人,本来好好的,怎么说没就没了?而作为最亲近的人,母亲的去世,对青青的打击可想而知。我嘱咐儿子,要注意安抚青青的情绪,这是一个人最孤独无助的时候。
在丧事的操办期间,青青的家人中有人提出让儿子作为女婿参与葬礼。因为青青是独生女,上无兄下无弟,按照旧俗,女儿是无权为父母打幡抱罐的。如果娶了上门女婿,情况自然就不同了,可以以一个家庭正式成员的身份,代行一个孝子的职能——当然,这只是我自己的猜测而已;还有一个说法:按照当地的习俗,父母去世,三年之内儿女是不能结婚的。如果放弃了灵前成婚的机会,要结婚只能等三年之后了。我不知道青青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我觉得她应该是希望自己的女朋友此时承担起这一重任,因为这也属于人之常情;我也没问过儿子心里是怎么想的。他倒是打电话回来征求我的意见,但我没有明确表态。说实话,此时我并不清楚两个人的感情究竟到了什么程度,到没到海枯石烂不变心的地步。如果拒绝,对青青肯定是一种伤害,起码心里会失望;如果答应,就必须慎重。灵前成婚,就意味着是一场没领结婚证的婚礼,从世俗的眼光看来,两人就成为正式的夫妻了。然而事情来得过于突然,两个人做好了这样的心理准备了吗?恐怕没有。但是,没有做好心理准备,面临突变而匆匆成婚,肯定是一种轻率的行为,弄不好就会给二人以后的生活带来不好的影响,甚至带来不好的后果。作为男朋友的父亲,此时的我应该算是一个场外人,也不清楚到底是怎样一种情况,所以,我不好明确表态。儿子早已成年,他有责任,应该也有能力来独立地处理此事。在这一点上,我对儿子是放心的。
后来,儿子告诉我,他没有答应灵前成婚的要求。我心里其实是同意的。这样也好,把婚姻的基础夯得更实一点,对两个人都有好处。这远比匆匆为了女朋友暂时的满意而匆匆成婚要好得多。青青是个善解人意的女孩子,在这一点上,应该是通情达理的,或许不会给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带来多严重的影响。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我的这一判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