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打的
(2015-10-10 04:03:19)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谈 |
多少年没骑自行车了?自己也记不得了。当了二十多年的办公室主任,凭借着职务之便,揩国家之油,上下班车接车送,自行车便丢到了一旁。本人这个级别,根本没有坐专车的权利,可手下管着好几辆车,不用白不用,反正坐坐公车比那些贪官也差不到哪里去。所以,不管私事公事,想坐哪辆就坐那辆,方便得很。有时司机们也会向我建议:“你干嘛不学着自己开车?一来你自己办事方便,二来我们也清闲一下。”当时,单位领导开公车似乎是一种风尚,尽管上级三令五申予以禁止,但仍然是禁而不止。那时我学开车时很方便的,驾驶执照也很好考,甚至连考场都不用进,花点钱就能办一个。但我对开车一点兴趣都没有,直到今天连摩托车都不会骑,就更别说汽车了。
坐了二十多年公车,结果人也变懒了。说来是个笑话,现在居然连自行车也不会骑了。有一次因特殊情况骑别人的自行车回家,走到进胡同拐弯的时候,突然发现路上有一个小坑。一时反应不过来,竟然不知捏车闸,车子也停不下来,硬是眼巴巴的看着车子往坑里扎去。好在小坑不深,倒没受到什么伤害。多年不骑自行车,再加上年老眼花,反应迟钝,真的连自行车都不会骑了。
赋闲之后,没有公车可坐了,自行车也骑不了,这才感觉当初不学开车确实是一大失误。在市里还好办,比如赴酒席什么的,近处步行,远处打的;远途就不行了。开始,开口要公车,别人也不好说什么;时间久了,连开车的、管车的人都换了,再开口就有点难为情。好在有朋友还在任上,有事就租车,租车费有人报销,就这样也坚持了好长一段时间。有私家车的朋友也不少,知道我不会开车,见面就说:“你用车就吱声,随叫随到。”一回两回还好说,次数多了就不再不好意思。再说,用私人的车,万一路上出点问题怎么办?别说出人命了,就是把车撞坏了也没法交代啊!所以,一有用车的时候心里就很纠结。去年,与老伴去上海,要到百十里外的沧州去坐高铁。怎么去沧州?我就想开口要车,老伴知道我的心思,就说:“别费那个劲了,你跟着我走就行了。”我不知道她的葫芦里装的什么药,就糊里糊涂的跟她走。到了运河桥边,只见一大溜出租车停在那里,老伴上前询问,到沧州多少钱?司机说:“包车七十,四人合租每人十五。”老伴还要等人合租,我赶紧说:“咱就包个专车吧。”结果两人花了七十块钱去了沧州。在路上,老伴不无得意的说:“怎么样?花钱不多,比你觍着脸的求人不爽当多了?”
原先用车,曾经想过不少办法,唯独没想过租车。真的如老伴所说,花钱不多,还挺方便。用别人的车,欠人情不说,有的时候还要管酒管饭,一顿饭下来,比租车费还要贵得多。这下好了,既不用欠人情,花钱也少,司机服务态度还挺好。也许最初还有点不好意思,但想想也就释然了,到了这把年纪,还要那种虚荣干什么?到了知命之年,连这点事情都想不明白,岂不是白活了?所以,这一下子改变了我的用车习惯,出门就坐出租。再遇到有朋友主动问起坐车问题,我不无自豪的说:“不用了,坐出租又省钱又方便。” 有了出租车,用车时就不再纠结。俗话说,人到无求品自高。原先怎么就没想到这一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