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
(2015-09-17 04:31:29)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散文 |
据说倪萍写过一本《日子》,我未拜读过,也不知倪萍过的到底是一种什么日子。一个人的日子,是这个人社会关系综合的体现,与其经历、环境、地位以及经济基础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古人云:吃饭穿衣量家当。所谓家当,指的就是这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什么人就过什么样的日子。
我不知别人的日子是怎样过,却知道自己的日子是怎样过的。一个工薪阶层,饿不死,也撑不着。我曾经用“家有余粮能隔夜,囊无闲钱任性情”来形容自己的生活,也就是说,既不必担心断粮之忧,但也不敢挥霍浪费。家里的经济大权由老伴掌握,她也会为买菜与人家讨价还价,并为剩下块儿八毛而高兴好几天。
后来,孩子们的生活,使我的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我的一儿一女,一在上海,一在北京。儿子一月的工资相当于我一年工资的总和;女儿工资略少,但也在万元之上。经济基础决定生活方式,他们这一代人已与我们这一代人有了明显的变化。我们过日子讲究的是长期积累,以备不虞,而他们讲究的是活在当下,享受生活。儿子已经准备建立家庭,略微好些;而女儿从未有过后顾之忧,自己挣钱了,花的更是理直气壮。跑旅游,吃美食,那钱花的叫她妈妈睁不开眼。三个人一顿饭吃去七八百元,农村出身,一向为块儿八毛与人家争得面红耳赤的老伴哪里见过这种阵势?那顿饭让她耿耿了半月之久。
这种生活观念的差异,因为年龄的关系,谁也说服不了谁。有时候我为老伴对花钱的斤斤计较颇不以为然,就以鄙夷的口气说:“你省这点钱有什么用?他们手缝里随便留点就大大超过你一月的花销了,你这种节省还有什么意义?”老伴对我的话也不以为然:“他过他的,我过我的,谁也不碍谁。”
仔细想想老伴的话也不是没有半点道理。大路朝天,各走半边,两代人就过两代人的日子,谁也不影响谁,谁也不管谁。关键是你想影响也影响不了,想管也管不了。儿孙自有儿孙福,管好咱自己就行了。咱觉得咱这样过日子好,咱就这样过,他也管不了咱。
就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