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魏书》记
老子说过:“持而盈之,揣而锐之,不可长保。”持者,执也;盈者,满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不能进退谦虚,只是一味的追求盈满,夸矜自大,盛气凌人,必然会导致倾危,不如停而止之。苏辙也说:“日中则移,月满则亏;四时之运,功成者去。天地尚然,何况人乎?”这是古代圣人们懂得了物极必反的道理。人一旦取得了成功,往往容易居功自傲。赖住不退,一定垮台。激流勇退,见好就收,这才是真正的天道。
但在现实生活中,真正明白这一点的并不多见,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就更少之又少了。在历史上,不知激流勇退而见杀,不能见好就收而罹难的例子是太多了。北魏时期的尒朱荣就是最好的证明。
尒朱荣,字天宝,北秀容人。他自幼神机妙决。成人之后,酷爱打猎,每次设围誓众,常为军阵之法,号令严明,众莫敢犯。入仕后,为朝廷立下了汗马功劳。特别是晚年,恩宠交加,权倾一时,“遂有匡颓拯弊之志,援主逐恶之图。”南征北战,东讨西伐,先后擒葛荣,诛元颢,戮邢果,翦韩娄,丑奴、宝夤咸枭于市。上述这些人,打着各种各样的旗号,犯上作乱,占地为寇,都想坐上皇帝的位子,尒朱荣将他们一一荡平。时人评论说:若无尒朱荣,天下不知有多少人要称皇号帝!可是,随着权势的增加,尒朱荣的霸气也愈来愈重。史书说他“兵威渐盛,朝廷亦不能罪责也"。肃宗崩后,灵太后淫乱宫帏,把持朝政,一时间天怒人怨,国秩失序,天下大乱。尒朱荣此时拥兵自重,遂有异图。按当时的说法,以自已形象铸金人,成者则可拥有天下。尒朱荣按自已形象铸了几次都没有成功。为尒朱荣所信黻的幽州人刘灵助善占卜。他为尒朱荣卜了一卦,说:"天时人事,必不可尔。"加上属下纷纷陈言不可之理,他这才打消了篡位的念头。于是,他沉灵太后与幼主于江,拥庄帝进宫即位。
因为拥立有功,尒朱荣的势权更是如日中天。请看他头上的头衔:使持节、侍中、都督河北诸军事、天柱大将军、大丞相、太师领左右、兼录尚书、北道大行台、太原王......简直令人眼花缭乱。魏收说他"向使荣无奸忍之失,修德义之风,则彭韦伊霍夫何足数?"但他偏偏就忘了天道忌盈这个道理,贪天之功为已有,予夺任情,臧否肆意,无君之迹,曰月以甚,真可谓"心如猛火,山林无以供其暴;意等漏危,江河无以充其溢。"凡有求官者,只要讨得氽朱荣的欢心,就能立即到任。他曾推荐一人到河南任职,但庄帝未准。这时有大臣进言:”天柱既有大功,若请普代天下官属,恐陛下亦不得违之,如何启数人为州,便停不用?“此时,庄帝羽翼已丰,开始不答理这一套了:”天柱若不为人臣,朕亦须代。如其犹存臣节,无代天下百官理,此事复何足论!“尒朱荣听说后大怒:"天子由谁得立?今乃不用我语!"
与皇上的关系到了这种地步,尒朱荣真可谓恶贯满盈了。盈之则倾,这是千古不废的道理。庄帝要想方设法除掉他,就是情理中事了。可尒朱荣根本没把这个皇帝放在眼里,也没有任何防备。进宫谒见时,只带少数随从,且无兵器,结果被庄帝手刃于宫内。一代枭雄,一命呜呼。时年仅三十八岁。
尒朱荣吃亏就吃在身处激流而不知退,人在好时而不知收。然而,不能忘了,天之道历来是损有余以补不足的。不知退者必不能进,势之所迫,说不定退得更远,甚至超出了自已所能承受的底线;弄不好还会搭上了身家性命。这就是我们从尒朱荣身上所悟到的一个最简单不过的道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