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姑

(2015-04-01 05:11:54)
标签:

文化

分类: 故里钩沉

                        ——故里钩沉(146)

二姑是我的近房堂姑,她的祖父炳箴公与我的曾祖父炳筠公是同胞兄弟。炳箴公是大清丁酉科举人。按理说,举人名列七品,与县太爷平起平坐,无奈炳箴公候补了一辈子,也没混上个实职,空落得个好名声,一家人也没跟着享了福。到二姑出嫁时,家道衰落,已是四壁空空了;与二姑夫也是“门当户对”,穷的也是拾不起个儿来。 

在我的记忆中,二姑四十多岁,中等偏高的个儿,脑后梳着一个古朴的圆髻;清清瘦瘦,一副很洒利的样子;圆脸儿,眉眼清秀,薄薄的嘴唇,一看就口齿伶俐。她确实也很会说,专捡对方爱听的话说。不过近门族人都不大喜欢她。我的父母也不喜欢,嫌她太会说,就像一盆火似的。“太会说”的意思就是只会说些虚的,没有实的。她很爱走亲,三天两头到娘家来,虽然没有同胞兄弟,但近门近支的各家各户都要走个遍。其实,也没多少话可说,不过寒暄几句而已。她随身会夹着一个小包袱,过去的人用不起各种背包,出门都是夹着个包袱:一块方布把东西一包,就夹在咯吱窝里。二姑的包袱没多少东西可包,里头也就是个鞋样子、针头线脑之类,所以很小,往胳肢窝里一夹,不显山不露水的。姐妹们就会告诉我,说她的包袱是专门用来偷东西的。她确实有个爱拿别人东西的毛病,这也是大家都不喜欢她的主要原因之一。她倒是不偷大物件,但除了大物件,几乎是见什么都拿,甚至是一个顶针儿,一个线板子。正是因为她的这个毛病,人们都看不起她,处处提防着她。母亲有时倒是替她说句话,说:“你二姑也不容易,穷家舍业的,谁家有钱也不会偷别人家的东西。”父亲在一旁也会感叹:“唉,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啊!”

举人的后代,把日子过成了这个样子,彻底伤了我们家族的心。我的曾祖父也是秀才出身,李鸿章的私淑弟子,因帮办北洋海防有功,而被赏了个五品蓝翎顶戴。不过也是个虚职,当不得饭吃,我的祖父他们也跟着受穷。所以,我们家族的老人们认为,受穷都是因为读书的缘故,从此不再让下面的子孙读书。我的祖父一直为此心怀耿耿,后来曾经愤愤不平的对我说:“受穷都是抽大眼、玩大钱闹得,与读书有什么关系?”

后来,我离开了老家工作,与二姑接触就少了,也很少再听到有关她的消息。到了八十年代,二姑在东北林场工作的大儿子一家人调到我所在的城市,他找我帮他办理孩子们的上学事宜,这才算又联系上了。不过,我也只是问问二姑的情况而已,却始终再也未见过一面。大表哥虽然是城镇户口,日子过得也不强。表嫂没工作,孩子一大帮,光靠着大表哥那点退休金过日子,其拮据可想而知;二表哥中年之后娶了一个傻子,另外两个表哥都没娶上媳妇。所以,二姑去世的时候,家里依旧很穷。据说,葬礼也很简单,弄了口薄棺材拉出去就埋了。用母亲的话说:“你二姑穷算计了一辈子,连一天福都没享过。”

于是,我就想:这都是命啊。人不与命斗,斗也白斗。

                                                                                2015-3-3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