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忆“腊八”

(2015-01-27 05:55:11)
标签:

文化

分类: 散文

                             http://www.chinese.cn/food/image/attachement/jpg/site2/20110110/002564a17b730e94e9900f.jpg

今天是农历腊月初八,也就是腊八节。按照旧俗,这一天要腌腊八蒜,煮腊八粥的。

恰好是“五九”第一天,一年中最冷的季节。据说,别的日子腌的蒜,都不如今天腌制的“腊八蒜”好吃,我也说不出里面的道理。只记得从前每每到了这一天,母亲就会把剥好了的蒜瓣泡在醋瓶里,密封好,专等大年三十晚上打开,蘸着吃饺子。那蒜瓣被腌得绿绿的,口感脆嫩,微辣中略带一点甜;那醋也比平时的醋好吃的多,有一种说不出的清香,与喷香的过年饺子配合起来,相得益彰,真是人间的至味。

腊八粥是用一种粘性的黍米熬煮而成,里面加了小枣、绿豆、红豆、大米等,据说可达八种之多,也就是俗称的“八宝”。庄稼人条件达不到,也就没那么多讲究,大概只有三四种,都是本地的土产。不过,说实话,我对那粥的本身并不怎么爱吃,总觉得有一股微微的苦味,但嘴又馋,专挑里面的小枣与红豆吃。那枣,是有名的沧州金丝小枣,含糖量高,吃起来又香又甜;而红豆煮熟了以后,面面的,很好吃。

我对腊八节最深的记忆,是在姥姥家。小时候我经常住姥姥家,腊八节也就经常在那儿过。那时候大冬天也不生炉子,每天早晨赖在被窝里不肯起床,都是在姥姥的好说歹劝之下才肯穿衣服。到了腊八那一天,姥姥一早就起来煮腊八粥,而老爷到很远的井台上去担水。担一担水回来,就要到我的被窝前,劝我快起床。说从外面逮了一只“腊八飞”,用碗扣在八仙桌上;又担一担水回来,见我还未动弹,就吓唬我说:“赶紧穿衣服,要不待一会儿它就飞了。”我不知道“腊八飞”到底是一种什么东西,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硬着头皮穿上了衣服,下了炕,翻开那只扣着的碗,里面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就哭着向姥爷要。姥爷就哄我说:“刚才叫你快穿衣服,你偏磨蹭,那腊八飞可不就飞了。”听了这话,我也不知是真是假,就停止了哭泣。恰好此时姥姥端了腊八粥进来,一家人就围着饭桌吃起腊八粥来。

我一直没弄清姥爷说的那“腊八飞”,到底是一种传说中会飞的的动物,还是为了哄我起床而杜撰出来的。但在潜意识里,我一直是宁愿相信它是真实存在着的,因为有了它,我儿时的那一段记忆就显得格外温馨与甜蜜。如今,姥姥姥爷都不在了,父亲母亲也都不在了,但腊八节还在,儿时的记忆还在,仅凭这些,就足以使我有了好好活下去的理由。

                                                                                2015-1-27,腊八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