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被出卖的历史

(2014-10-23 04:15:51)
标签:

文化

分类: 读书札记

                           ——读书札记(17)

在某些人看来,世界上任何东西都是可以拿来换钱的,而且,换得理直气壮。

二十五史中,《魏史》以“秽史”著称于世。它的总纂官为魏收。魏收(507572)北齐文学家、史学家。字伯起,小字佛助,钜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县)人,北魏骠骑大将军魏子建之子。仕魏除太学博士,历官散骑侍郎等,编修国史。入北齐,除中书令,兼著作郎,官至尚书右仆射,位特进。与温子升、邢邵并称“北地三才子”。

“收昔在洛京,轻薄尤甚,人号云‘魏收惊蛱蝶’。”在他主持修史期间,所用的史官,都是依附于他的人,有的并非史才,有的“全不堪编辑”。这样一些乌合之众,编辑出来的史书不成为秽史才是怪事!所有参与修史的人,连七大姑八大姨都跟着沾了光,“修史诸人祖宗姻戚多被书录,饰以美言。”魏收是一把手,大权在握,自然就更加变本加厉。他公然声称:“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举之则使上天,按之当使入地。”话说的很明白:谁敢与我做对?我要是抬举你就能让你上天,我要是贬低你,就能把你摁倒地底下!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收性颇急,不甚能平,夙有怨者,多没 其善。”只要他看你不顺眼,再好的人也会“多没其善”。魏收曾经接受谢休的资助,为了报答他,魏收说:“无以谢德,当为 卿作佳传。”谢休的父亲谢固曾经为北平太守,以贪虐为中尉李平所弹获罪。这是明确记载在《魏起居注》中的;但到了魏收笔下,就成了“固为北平,甚有惠政,坐公事免官。”又云:“李平 深相敬重。”尔朱荣于魏为贼,但魏收得了他的好处,故减其恶而增 其善,论云:“若修德义之风,则韩、彭、伊、霍,夫何足数。”真的是把历史当做一个小姑娘,任由他随意梳妆打扮了。

人们对修史的人,有着很高的要求,才能暂且不论,起码人品须要端正。把心放在中间,修出来的史,才能叙事翔实,立论公允,才会成为一部“信史”。 孔子赞叹“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文天祥歌唱“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孔子和文天祥看来,太史简和董狐这样的人才配写史。但是,如果像魏收这样,凭着自己手中的权力,大搞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即如他所声称的“举之则使上天,按之当使入地”,还有何公允可言?纯粹是利用权力,果然把历史当做一种商品来叫卖了。只不过在出卖历史的同时,把自己也明码标价,一并卖了。

魏收在世时,已是聚讼纷纭,背负恶名。皇帝“诏收于尚书省与诸家子孙共加论讨”。辩论会由皇帝亲自主持,空气十分紧张。但在皇帝的偏袒下,最后,仍是魏收占了上风,告状的人被定为“谤史”“鞭配甲坊,或因以至死。”至于皇帝偏袒魏收的原因,自是不言而明。向魏收这样的人,别看对别人作威作福,横行霸道,但在皇帝面前,肯定是卑躬屈膝,驯服的像条狗,对皇帝自然要不顾事实,任意编造,将其举之上天了。因为皇帝是魏收编纂“秽史”的最大受益者,所以,对魏收的胡作非为,故意视而不见,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2014-10-2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玩博客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