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书之恋

(2014-06-30 04:18:55)
标签:

文化

分类: 散文

(翻出一篇旧文,重读之下,心犹戚戚。发在这里,以志感怀)

这个字有点俗但似乎只有它,才能准确地表达我对书的痴迷

     也许是受了家传的影响,我的书之恋,盖有年矣。在下平生无大嗜好,孔方之外,唯书而已。有两件事可为佐证:一是早年在生产队劳动时,每到秋后,便要出河工。那河工的苦累,有一首广为流传的民谣说的分明:十等人,没有辙,推起小车上海河。三年睡不了一年的觉,一年得干三年的活儿。但就是那时候,我也没有放弃对书的迷恋,一天的活儿下来,累得臭死,别人都躺在简陋的工棚里死猪般的睡着了,我却在如雷的鼾声中,就着昏黄的桅灯,如饥似渴地看书。记得有次聚餐喝酒,几个年轻人打赌,将我灌了个稀里哗啦。事后据人们说,当时我醉得直嚷:"咱赌鲁迅的书!"事过三十年,人们犹以为笑谈;第二件事是在八十年代末,有两个部门同时要调我去。一个许以诸多好处,另一部门的领导自知在权钱方面处于劣势,却以诱惑的口气说:我这里有好书!最后,居然好书战胜了好处,我就真的投到了无权无势的书的门庭之下。现在想来,书误我也!当年若不是贪恋那点好书,恐怕也弄个小头目当当,戴上了纱帽翅了,何至于白丁终身!

     我的书的来源大致有三:一是祖传。祖上传下来的,都是前清的版本平时哪舍得随便乱翻?只好再买新版的来读;二是友人赠书;第三就只有靠自已勒紧腰带了。每次出差到外地,转得最多的是书店,回来时大包小包,满载而归。学会上网之后,更是迷上了网上淘书。每当我拿着一摞汇款单(每次都是十几张,虽然都是小额)到银行汇款时,营业员总是以研究的目光盯着我,仿佛在看一个外星来的怪物。我这人衣食不大讲究,唯独对书,可谓梦牵魂绕。只要看到心仪的书,不想方设法买到手,便会寝食不安.

    就这样多年下来居然也有了不俗的成绩:搬迁新居时光书就用双排小货车拉了好几趟。古人云坐拥百城。每当闲暇之时,一个人静静地躲在书房里听着悠扬的音乐读着心爱的图书有丝竹之娱耳无案牍之劳形在这里可以自由地梭巡在时空的隧道与古今中外的精英们交流可以恣意地笑可以尽情的哭也可以跳着脚地骂娘读到心得处惹出一段长长短短的文字说不定还能赚取几文润笔换得一杯酒喝既使不读书徘徊在满屋的书架前看着排列得整整齐齐的书们就感觉自己俨然成了威武将军高傲地检阅着自已的士兵在这里我可以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过一把在现实生活中所不能实现的"官瘾"。因此可以说这些年虽因书误了宦场前程却也成就了自己的逍遥和自在真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真的现在书已成了我须臾不可离身的伴侣有个病人就诊的笑话大夫问你平时喝酒吗?病人答:不喝又问:吸烟吗?:不吸大夫说:那还看病做什么?我曾与友人活剥这个笑话:不看书,还活着干嘛?众皆莞尔真的我无法想象假如真的有一天不能看书了,我留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意义?

     随着年龄的增加近来我对这满屋子的书又产生了新的忧虑母亲曾问我:等你看不书了这些书怎么办?我竟一时语塞是啊真的有一天我不再需要这些书了又该如何打发它们呢?捐献给国家?那应是大人物们的行为我辈尚无偌高的境界卖钱?舍得舍不得暂勿置论就是卖恐也只能按斤论两地当废纸卖又能换得几多银子?最传统的办法是传之后人可是我的一双儿女只晓得电脑二字焉知其它?再说已经步入浮躁的读图时代年轻人谁能扑下心来下大苦力去啃这难嚼难咽的砖头般的大部头?呜呼!可怜的书们莫非就真的成了爹不疼娘不爱无家可归的"业障子"了么?只这样一想,便从心底生出一种莫大的悲哀.

     有句老话,叫"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话从另一个角度提醒了我:是呵,我何不学一回秦皇赢政,在临走之前,将书全部付之一炬,让书灰伴着骨灰,一同升入天国,就象恋人一般,不求同生,但求同死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白坚武之死
后一篇:夜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